時間:2017/11/7 21:00-22:50
地點:YY語音
時間大臣:韓文麗
排麥大臣:張蕾
記錄大臣:劉麗娜
會議內容:
一、本班踐行情況:
開營時32個家庭,實際參與第一階段踐行30個家庭,其中同時滿足上下車制度的家庭有24個,其余6個家庭打卡滿21天,需補交月度檢視。全班共同進入第二階段踐行。
第一階段厘清了番茄鐘與倒計時的區別、學會清單的制定需要孩子參與、養成每日發現孩子閃光點并做記錄的習慣。勛章、目標鎖定方面有待繼續踐行。
二、助教分享:
1、蘇洋:作為助教更有責任,會推動自己以身作則持續踐行。在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梳理問題的思路,更懂得如何幫助孩子和組員。
2、韓文麗:本身是有拖延習慣并且容易焦慮的,作為助教肩負責任,再加上團隊的高能量影響,讓自己可以更有能量地去做事。并將持續地不急不躁地去踐行。
3、張蕾:很幸運在一個能量非常高的 團隊,各位組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值得學習的地方。第一階段的收獲是自己有微調的進步,孩子也更加積極。
4、游佩敏:感恩大家的堅持和付出,看到了大家的認真,組員們已養成打卡記錄的習慣。自己作為助教,有了很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孩子也喜歡在周檢視里去跟大家交流。
5、李璠:當初毛遂自薦是因為想要推動自己持續踐行。很幸運在一個高效的團隊,第一階段踐行整個小組是百分百當天打卡,并且每周周檢視全勤,還有組員克服時差堅持打卡,真正做到了榜樣的力量。
三、學員踐行分享:
1、彭曉燕:三個孩子年齡差距較大,通過設置不同的番茄鐘時間去根據孩子個體的情況幫助他們培養專注力。重點是關注番茄鐘的效率。通過第一階段的踐行,自己也學著做好情緒管理,并且高效陪伴孩子。通過家庭會議做有效溝通,帶領整個家庭向同一個方向前進。
2、江海嬰:孩子通過番茄鐘、吃青蛙提高了效率,空出了周末時間去參加其他活動。也在空間整理上有很大收獲。通過整理書桌,只放自己需要的東西,發現孩子能夠更加專注,不僅養成到自己的房間去學習的習慣,還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做題的準確性了。姥姥也反饋孩子的自運行情況較以前好了很多。總結發現,陪二妹妹讀書15分鐘的目標完成不好,是因為這個目標放在了一天的最后,安排不合理也容易被其他事項干擾,應調整順序。
四、丫丫老師對月度檢視報告的反饋:
1、在時間管理踐行初期,父母教練是需要對孩子做提醒的,而提醒的目的是為了不提醒,用問的方式,不帶情緒的方式去做提醒。而這個過程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帶孩子養成看時間的習慣,家長要有合理的預期,才不會導致落差很大,覺得孩子做得不好。
2、關于勛章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需要父母教練塑造孩子對勛章的成就感。打卡是記錄的過程,而勛章就是孩子晉級的記錄,是定時、批量完成的方式去呈現孩子踐行的結果,及時對孩子的踐行做出肯定。孩子對勛章的渴望程度,取決于父母塑造的授勛儀式的位置和高度。建議可以組織孩子勛章的相互激勵環境,讓孩子影響孩子。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制作他自己想要的勛章,增加孩子的興趣。
3、每天打卡,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過程。通過每天的打卡記錄,去培養自己的覺察力,修正看待孩子的目光,修煉自己的過程。初期哪怕只是形式上做到,也要堅持去做,做了再去調整質量。只要做了,就應該被嘉許。
4、設定踐行目標為早睡早起的家庭,首先應該關注的是早睡,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非常重要,找到不能早睡的原因,再一步步去做推進,每周挑戰目標,也就是分解目標最終達成目標。
5、抱團學習就是建立一個池子,大家往里面丟自己的經驗,貢獻自己的心得,啟發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吸收營養。多去看別人的打卡內容,自己就能夠成長很多。
6、和孩子的溝通,應避免用模糊的語言和形容詞,比如“要么……要么……”、“大概”、“可能”、“也許”……應該培養精準的習慣,量化地表達。讓孩子很清楚目標在哪里,目標達成的確定情況。比如30天早睡早起的目標,實際做到多少天,達成率是多少。引導孩子學會用數據去支撐達成率及用數據做客觀判斷。
7、番茄鐘25+5的模型是基礎模型,并不絕對。要在孩子身上體現出彈性,根據孩子自己的狀況來調整。父母教練要把握兩個點:一是在孩子的大腦運轉徹底衰退前,就要開始休息,才能持久。否則番茄鐘時間過度,孩子只有短期高效不能持續高效。而是要把握孩子休息時間,如果休息時間過長,孩子容易進入到另外一個事件,很難再回來,比如去玩兒或者看書了,就很難再回來投入到未完成的事件中。
8、作為父母教練,在陪伴孩子運用番茄鐘的一二階段時,做陪伴而不是做監督者,和孩子一起參與體驗番茄鐘。也可組織線下活動,讓孩子們集體吃番茄鐘,給孩子創造體驗的機會和環境。
9、閃光點不是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而是父母教練看到的孩子的閃光點,去修正對孩子的看法,修煉自我的一個過程。
10、父母教練要根據孩子的現狀來將任務排序,比如孩子回家已經筋疲力盡沒有精力再高效吃青蛙,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階段性地進行調整,先要了解孩子現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制定清晰的目標,去階段性地調整和達成目標。
11、孩子的反思和總結能力還不強的時候,父母教練需要去引導孩子鍛煉反思和總結的能力。無論做到還是沒有做到,都引導孩子去總結。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不是簡單地下命令,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做,一起去同頻交流。
12、下個階段的目標,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出合理的目標,同事協助孩子去分解目標,每周挑戰,設定目標的時候考慮日歷的行程安排,比如旅游、假期等。引導孩子去做規劃和制定目標、分解目標、達成目標。
13、踐行90天,會從激情期到疲憊期再到穩定期,整個過程需要父母教練去堅持做,更加緊密地抱團,相互滋養和影響,一起向前推進。家長和孩子共同去體驗整個踐行的完整性,這個非常重要,不然孩子的體驗會變成“半途而廢也沒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