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帶娃會有這種習慣:
出門聚餐的時候,給孩子玩手機游戲,整個世界都清凈了;下班回家,給孩子一個ipad,自己就可以輕松不少;孩子不想做作業,答應他們做完可以看電視,他們就不吵也不鬧了......
但你是否聽過這些新聞——
《兒童過早接觸iPad對大腦發育損傷不可逆轉》
《兒童玩手機也容易患頸椎病》
《“爸媽忙,我只有iPad做朋友”》
《心理專家:給兒童玩iPad等平板無異于虐待兒童》
《兒童多玩手機不寫字會影響手指靈活度》
......
且不論標題可能有夸大成分,家長是否想過小朋友經常玩手機、ipad等智能電子設備存在哪些負面影響?
1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人類大腦的關鍵發展時期是0-4歲。這段時間大腦不管是在體積,質量,密度上都會有質的提升。
美國兒科學會和加拿大兒科組織表示:
0-2歲的嬰兒不應該接觸科技;
3-5歲的幼童每天應該接觸不超過1小時;
6-18歲的孩子應該限制在2小時以內。
接觸超過4-5倍以上建議的時間的孩子和年輕人,經常有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腦部發育的要素取決于環境帶來的刺激,如果太早把電子產品曝光給幼兒,高速的媒體內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學習能力下降、變得更沖動以及缺乏自制能力,表現為易發脾氣。
2影響睡眠時間和身高發育
來自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卡蒂夫大學的學者們經過研究發現,睡前尤其是睡前1小時,如果孩子還玩電子設備,電子設備發出的特殊的光會抑制人體的褪黑激素,導致孩子的睡眠時間變短,最終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3引起孩子心理問題
過度使用科技產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癥,焦慮和對科技產品變態的依賴。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閉,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態行為。暴力的媒體內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傾向。
除了以上這些問題,過度使用智能電子設備還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記憶力、語言發育、人際交往、親子關系、閱讀能力、運動 、身體(如視力問題、肥胖、頸椎病)等等……
戒掉孩子玩手機、Ipad, 無論是講道理還是強行收掉的做法,往往會引起孩子抗拒哭鬧,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應對”手機控“和”Ipad控“的孩子呢?
1
日程安排盡量豐富,家里有小黑板/計劃表之類的最好,每一項活動都按照計劃進行。
將使用電子產品僅僅作為每天諸多活動之一,時間最好限定在半個小時,每天1-2次。若現在每天使用時間很長,最好逐步減少。
2
盡量不要將使用電子產品作為獎勵/懲罰孩子的措施。反而,如果孩子能夠遵循各項活動的時間表,我們可以獎勵帶孩子去戶外、去運動或者講個故事。
3
制定全家人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則,家長以身作則,并且多(讓孩子看到自己在)讀書。
4
多給孩子創造其他活動的機會。比如給孩子置辦一個小書架,多買一些他們喜歡看的書;偶爾買些運動裝備、智力玩具;多帶孩子出去看展覽;邀請其他孩子到家里一起做游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