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想好了再去做”,這句話可能早就聽過了無數遍,但是實際行動上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自己往往可能還渾然不知。
今天工作上再一次體驗到了“思考”的重要性,“方向不對,努力全費;方正搞對,事半功倍 ”,芯片已經BringUp成功了,軟件同事遇到了接下來批量測試的一個問題,現象是涉及到了自己的模塊,于是抓自己過去幫助定位。
自己對著寄存器表單一頓分析,給出了自己的結論,后來軟件同事順著我們討論的給出了一套接下來的定位方案A,A方案需要我去比較麻煩的操作下自己的環境,生成DEBUG的數據之后再去排除我們懷疑的問題。
后來軟件同事也懷疑到可能是其他通路的問題,見我對其他通路不是很清楚,對整系統不是很清楚,于是就拉著我去問我的leader大姐大,把遇到的現象一說,大家又一分析,雖然也不能確定就是其他通路的問題,但是順著這個思路去想驗證的方法,一下子就想到可以先用昨天已經完全測試通過的另一個特性再跑一遍,看看還能不能跑通。結果不跑不知道,一跑果不其然,一下子就發現昨天的夜跑不通了,大家再一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一下子就想到了昨天和今天的差異在于DDR的頻點不一樣(這一塊的信息我也是不知道的),然后一問DDR的負責人員,就給出了合理解釋,“因為是Socket方式,信號質量差,頻點高時就有可能出現問題,很正常的...”,大家一陣豁然開朗,立馬按照降頻但是可靠的方式搞一把,結果就是昨天的本來就調試OK的業務和今天一直有問題的業務一上去測,全都通了!一瞬間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在這個過程中,軟件同事還通過自己的腳本的打印log一眼發現了自己腳本中的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因為他對腳本里的模塊實在太熟悉了,所以很敏感,而我則是集他的組件,因為路徑以及版本的問題,導致了把軟硬件的兩個東西搞混了。
自己再一次體會到了一些東西,值得沉淀并繼續去嘗試:
1.堅持開放交流,頭腦風暴。排查問題,找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提出認識和建議,哪怕不是最終的直接的Root Cause,但有可能會對別人有所啟發,最后大家一起能夠快速高效的把問題找出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有自我封閉的傾向,總會非常極端地要么一下子自己給出答案,要么一下子就完全依賴他人了。很多東西都是交流當中碰撞出來的,自己最近越來越有這種感覺,這就是頭腦風暴的意義。自己以前不愛交流,更多的是因為內在的自卑感和羞恥感,從現在開始,放下所有的這些障礙,努力成為一個學習和成長的人,不懂不丟人,拒絕成長才可恥。繼續克服內在障礙,努力打開自己,堅持開放、交流,相信經過1-2年,自己一定會有巨大的進步。
2.“三思而后行”。這一次就是典型的一個問題,問題的現象是表現在自己的模塊最終結果上,但是根因卻在別處,如果軟件同事沒有找我的leader拉通對齊,那么就按照開始的A方案去搞,結果就是事倍功半了,因為完全走錯了路。自己在過去的N年間,就是一個著急去行動,尤其是涉及到配合別人的時候,而且特別容易不自覺地依賴他人,別人說什么是什么,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使是自己累的苦哈哈,也不會或者說是不敢去辯證的自己思考一下。結果呢?呵呵,再一次實踐出真知了。(心理分析:這一點上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應該是不自覺的在向爸爸認同了,因為爸爸就更是一個“腦子不轉個兒,別人指哪打哪”,這在母親多年對他的抱怨和辱罵中我聽的太多了...心理就是這么的神奇,雖然我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在潛意識層面我是不自覺的在向父親認同-有些內在的思考模式、行為模式還是和他很像,這其實也很正常。這一點上想要改變別無他法,首先還是接納,接著"潛意識意識化",加強反認同訓練-認知行為角度,重塑這一塊的大腦結構...會越來越好的)
3.自己也是有價值的。很多團隊合作的場景下,自己基本上不自覺地會對自己有“我能有什么貢獻”的內在負面評價,覺得自己一文不值,這種感覺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占據著自己的整個心靈。尤其是在遇到點挫折和失敗的時候,自己簡直價值感低到了土里。這次察覺自己的內在,還是捕捉到了一點點的“自動負性思維”,“自動負面感覺”的,這是一種非常微小的、如果不仔細察覺可能都發現不了的“內在情緒”,沒錯也是一種情緒,而且是負面的,這種情緒一旦出來,自己認知上就強化了自己“一無是處”的標簽了。但是,實際上冷靜的想一想,自己真的沒有一毛錢價值嗎?肯定不是的,今天軟件同事拉自己去debug,自己其實就提供了非常有價值并且有效的支持-看到了寄存器的描述,立馬把軟件同事看到的表象問題深化了,問題歸因更加的聚焦,這才有后面大家出方案然后找leader再次頭腦風暴然后逐漸收斂問題直至解決,自己其實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環。事后軟件同事也是非常感謝自己,說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不要妄自菲薄”,以前有太多朋友跟自己這樣說,所以自己這方面的自動負性思維可以喊“停”了!
三思而后行,少走冤枉路。
不要用自己身體的勤奮掩蓋思考上的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