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上午,電話響了,一看是個陌生號碼。
習慣性的我就說:你好,請問你……
對方很不耐煩的說:你是某某的什么嗎?
我說:對啊……
他說你把她的電話號給我!
我問她:你哪位,找她有什么事嗎?
對方的話語,自始至終都充滿了火藥味,于是我也迅速掛上電話。
靜下心來想,對方可能也有他的苦衷,有他認為沖我發火的合理理由,但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他想要解決的問題有多大程度的幫助?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在生活中,我們自己也曾經扮演過或會正在扮演類似的角色,我們是否考慮過效果?是否能順利的解決我們的問題呢?
通常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人們傾向于著急的去解決問題本身,而忽略了思考怎樣才能有利于問題的解決,以及很難得客觀的去考慮在這件事情中所涉及的其他人,他們有著怎樣的態度,會用什么樣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肯定讓對方愿意聽下去是很重要的。沒有人愿意讓自己一直處于負面、被指責、成為一個發泄的對象。在這種不被支持的處境中,更多的是面對個人的排斥、反抗,激發那些讓人產生一種我是不好的、周圍是不安全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與他合作,就太難了。相反,當一個人感覺好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感覺:就是我是受歡迎的、被支持的、周圍大家都是很友好的,自然就更容易讓人表現出愿意與他人合作的一面,讓人感覺好,才能做得更好,也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每個人窮其一生追求的,無外乎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這兩種感受都只有在感覺好的時候,才能更充足的得以體現,人們通常也會在感覺好的時候,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