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臨走前讓她帶一個蘋果去公司,從沙發(fā)右側(cè)放在地板上的一箱蘋果里拿出一個。遞給她時才發(fā)現(xiàn)果子底部已經(jīng)腐爛,順手扔進垃圾箱,再從另外一箱蘋果中拿出兩個給她,卻也已經(jīng)是奄奄一息的狀態(tài)中的進行時。這兩箱蘋果分別哥哥從幾百公里外的阿壩和涼山州帶來給我。素來不愛吃蘋果的我經(jīng)常都會把它們遺忘在角落,就連腐爛發(fā)臭也未曾察覺。想想也真是罪過。善待食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它們最鮮嫩可口的狀態(tài)下烹飪食用,這才不負食物應(yīng)該具有的屬性和其功能。拿出一個蘋果,表皮已經(jīng)起了褶皺,像是老太太臉上的溝壑。輕輕咬上一口,卻是干癟的果渣,沒有汁水可以吸取,遂即吐出。這便是食物衰老和過期的模樣。
前些日子,哥哥來家里吃飯。看到垃圾桶里我早上扔掉的一袋切片面包,和果籃里一個剝開沒吃完的已經(jīng)開始發(fā)霉的紅心柚,直嘮叨我說家里全是過期食品。想起那袋土司是平日早餐食用,但因先生出差,一大袋我怎么吃得完。有時候早飯又不想與前日重復(fù),遂忘之,它只好過期了。而那個紅心柚是先生臨走前一晚買了剝開沒吃完,我又不是很愛吃,但又舍不得扔,總覺得自己會吃,就一直擱置。若不是哥哥看見我想我會等到先生回來再讓他享用。午餐是前兩日剩下的三黃雞燉香菇海帶湯,由于回父母家里就一直放在冰箱。哥哥詫異說半小時竟然燉了一鍋湯?我直言是前兩日剩下的,應(yīng)該還能吃。哥哥臉一沉,一面叨叨我吃“過期”食品,一面自己把雞湯喝個干凈。
飯畢,哥哥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指著桌上插在玻璃花瓶里的干枯紅玫瑰說,花都焉了,還不扔?我一副理直氣壯的回他,這叫干花,是藝術(shù),懂嗎?哥哥兩手一攤,表示很無奈。估計是在心里又念了一遍:全是過期的。
是啊,想想自己可能是有遺忘癥和戀物癖。所以家里很多東西都是過期的。就像隔夜的飯菜,明明知道自己不會吃,但還是會在收拾碗筷的時候把它們妥善放在冰箱。直到再次拉開冰箱門,已經(jīng)容不下任何食物的空間才想要清理倒掉隔了不知幾夜的飯菜。
想起《重慶森林》里那段經(jīng)典臺詞:“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什么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我買的面包會過期,飯菜會過期,鮮花會過期,還有什么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愛情也會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