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茅盾于1931年動筆,1932年12月完稿的一部劃時代的史詩性巨著。在朋友的推薦下讀了茅盾先生的子夜,在讀完這本書之后不僅僅是讓我了解到到上世紀30年代特別的上海都市和那個年代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斗爭,還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在這本書中,茅盾先生的起名藝術在書名和刻畫人物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 茅盾給這本書起名為“子夜”,有著象征性的意義。“子夜”即半夜子時,具有雙重性,它既是最黑暗的時期,同時也是離黎明最近的時刻。當時的中國社會處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期,但中國人民也有著即將沖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堅決信心。“子夜”二字便高度概括了小說的時代背景和思想內容。
一、資產階級團體中的人物
? 吳蓀甫是《子夜》中重點刻畫的人物形象。初次出場時,作者對吳蓀甫就用到“傲然”、“魁梧”、“威嚴”、“頤指氣使”等詞進行形容,可以說透著一種君臨一切的氣派。吳蓀甫是一位學習過先進企業管理知識的民族資本家,他精明能干,有著出眾的智謀與手腕、有著強大的自信力和旺盛的精力,他敢冒險、有膽識、有魄力,他身上可貴的進步性與他的名字中比喻美德的“蓀”字相稱映;名字中的另一個字“甫”,可以看作是一種美稱,但同時,“甫”還有一種意思是“開始、起初”的意思,這既可以在某種層面上表現出吳蓀甫想要發展現代企業,高瞻遠矚的氣魄與雄心;又暗示了吳蓀甫還在初步嘗試、探索發展之路的現狀,于是作品后期吳蓀甫心靈的空虛和力量的軟弱是必然會發生的。吳蓀甫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雙重性的時代特征,在帝國主義統治背景下,生產發展依賴著外國資本主義與本國封建統治者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時,也具有著妥協性。
? 被吳蓀甫視為得力干將的屠維岳是一個很有潛質的青年。《廣雅》中道:“維,隅也。”屠維岳是一個“躲在角落的人”,他善于偽裝自己,深諳陰陽相濟的兩面統治之術,陰狠的同時也具有著很強的應變能力。他一面使用一些陰險手段離間挑撥,一面又裝得斯文儒雅,在怠工的工人發起反抗時,他依然面帶笑容,以此模糊工人們的反抗意志。“岳,山也。”作為“躲在角落里的一座高山”,屠維岳有著冷靜、沉穩和堅韌的性格,他有著很強的自我行為控制能力。從文中描寫可知,屠維岳是經由已故的吳老太爺介紹來到吳蓀甫的工廠的,但他卻在吳蓀甫的生活世界中幾乎被埋沒。當他第一次直面吳蓀甫時,并沒有因為吳老太爺的關系而像福生那樣失去自我,相反,他有著一種冷靜且毫不畏怯的態度,“他的白凈而精神飽滿的臉兒上一點表情也不流露,只有他的一雙眼睛卻隱隱地閃著很自然而機警的光芒”。屠維岳在身世、修養、性格、能力上都與吳蓀甫較為接近,同時,他又比吳蓀甫更加謹慎、更加務實,就未來而言,屠維岳未嘗不是一個吳蓀甫的后繼者式人物。
? 作為買辦金融資本家的典型趙伯韜,在全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一出場就處于同吳蓀甫對立的地位,同時又穩操勝券。背后有著美國金融資本家作靠山,同時又“和軍政界有聯絡”的得天獨厚的地位,使得趙伯韜凌駕于吳蓀甫和一切企業家之上,目空一切,為所欲為。作品中正面描寫他的筆墨不多,但讀者卻能感到處處都有他的魔影。正如他名字中的“韜”字般,作為裝著弓或劍的套子,他位于一個隱蔽的位置,施展著種種狡詐、毒辣的手段對民族工業進行排斥、打擊和控制,具有橫暴、卑鄙的性格和赤裸裸的獸性。
? 周仲偉,可謂是全書中最具喜劇色彩的商人形象。從一出場時,作者就直接道出了他的性格特點,說“他是有名的喜歡拉攏,最會替人吹”。《說文》中道:“偉,奇也。”作為一個性格活潑開朗、心思活絡不陰沉的人,周仲偉在公開場合似乎十分單純,在虛假算計的商人群體中出現了這么一號人物,難免不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可以算是商人中“奇異的另類”了。與此同時,作為一位典型的下層資產階級,周仲偉的身上有著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正如他名字中通“中”的“仲”字一般,沒有什么立場可言。他發表一通提倡國貨的演說,卻忘記自己用的是瑞典的火柴;他在和陳君宜談話時說道:“然而工人們到底是中國人,我們也是中國人,他們罵我們,只算罵自己”,甚至有些阿Q精神。
二、主要女性人物
《子夜》中的女性形象雖然在作品中并不作為主色調來描繪,但卻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作為吳少奶奶的林佩瑤,她對愛情的向往一如她的名字般,像一枚美玉,光明潔白、美好珍貴,卻又脆弱易碎。在林佩瑤的心中有一個“愛情的烏托邦”,它盡管美麗卻又極度虛幻,極端的浪漫主義者林佩瑤卻嫁給了極端的現實主義者吳蓀甫,她的命運于是注定悲劇。
? 在吳老太爺拘在幽暗“墳墓”里、被傳統封建禮教密閉包圍著的孫蕙芳,初到思想開放的新時代上海,就像她的名字般,雖然芳潔純美,卻就像一株孤獨的無根之草,被擠壓在兩種文明的夾縫之中,面對精神身上的矛盾痛楚,她悲哀而又孤獨,渴望有人帶她走出困境。最終,在張素素的循循善誘下,去尋找屬于真正的美好的自由。
四、總結
《子夜》作為茅盾的里程碑式的現實主義力作,凝聚著茅盾不朽的藝術追求。在宏大的規模之下,對群像的塑造仍不失細致和深意,值得我們細細玩味。一部好的小說對人物命名的講究是必不可少的。《子夜》中人物的姓名早已暗示了他們的命運走向,姓名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更蘊涵著濃厚的文化含義和精巧的文學功用。這背后的一切,都體現著茅盾先生的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