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幼年和青少年時期所接觸到的事物,對其成長和成人有著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影響和作用。“玩”是閑暇狀態的一項重要職能。玩(“閑暇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把學習從課堂教育延伸到現實生活里去,讓孩子可以真實地觸摸世界,在觸摸中玩出精彩,玩出理想,玩出自己的追求。
閑暇教育:教育最重要的責任,是為一個人的健康(身)、心理(心)和社會交往提供有益而豐富的閑暇修養。它旨在讓父母和學校利用閑暇時間去豐富孩子在課堂之外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幫助他們培養成為一個社會人所需要的各種技能。
閑暇教育的兩大重要職能:發展情商和生活實踐。閑暇教育對一個孩子得情商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幫助孩子通過參與校內社區活動和校外社會實踐來接觸社會、接觸生活,為他們從未成年人向成年人過渡做好身心的準備,為培養一個對社會擁有良好義務感和責任感的社會人做鋪墊。
閑暇教育不應該只是由學校通過生活實踐課來實施和完成,父母和原生家庭也是閑暇教育的重要推動者和實踐者,其觸角甚至可以比學校來得更細致,力度更大。一個重視閑暇教育的家庭,不僅能影響孩子的早期情商建設,還能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具有鮮明個性,擁有豐富精神內涵,具有獨立思維,并對他人和社會抱有良好責任心的人。
家庭中得閑暇教育:為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的精神維生素。父母和家庭必須挺身而出,把閑暇教育的理念引入我們的生活作息和周末節假日中來,為孩子補充各類成長所需的“維生素”養分。
閑暇教育包括兩種玩法:一種是讓孩子隨意地、放養式地玩,此種玩法主要在孩子年齡還小時,通常為學齡前,這種無目的的玩法能夠讓孩子自由探索和發現,讓孩子感受到玩的樂趣,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另一種玩法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玩,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興趣點會越來越清晰,朋友群越來越固定,意志越來越強烈,能花在玩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孩子開始有選擇地玩。
開展閑暇教育的三大原則:
一、營造軟素質基礎:通過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來提升他們的內在素養,擴展他們的心胸與情懷。培養心胸和情懷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認知自己,去發現激勵自己的成長目標,學會更好地管理自己,從而為孩子成為一個全能的人營造出良好的軟素質基礎。
二、打下軟實力基礎:通過對個人愛好得追求,發展出鮮明得人格魅力和個性,并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挑戰自我的能力,為培養一個具有豐富情趣和高尚精神的人打下軟實力基礎。
三、建立社會責任心:利用長短假期帶孩子走出家庭,走出自我,去勇敢探索未知,去接觸不同文化中的人、事、物,去參與各類社會化的活動,讓孩子成為一個擁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參與度得的人,幫助孩子建立起對社會和人類的一種大愛和責任心,讓孩子能散發出大智慧的領袖力量,立下遠大志向,去改變自己,從而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