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花千骨》這部電視劇非常火。我個人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觸。我學過九型人格,便想借此劇來探討下九型人格。
(一)白子畫為什么不殺生死劫
劇集過程是這樣的:白子畫命中有一劫,叫生死劫,此劫非災非難,而是一個人。當得知七殺派(魔教)滅掉蜀山,殺掉清虛道長,奪走拴天鏈的消息時,他猜測七殺派目的是十方神器,釋放洪荒之力。而洪荒之力若被七殺利用,則后患無窮、生靈涂炭。正道屬白子畫修為最高,而能與之匹敵的就是魔教的殺阡陌。魔教勢力比正道要強。
意識到形勢的嚴峻,白子畫決心要突破十重天。在閉關修煉時陷入迷境,使得修煉無法進行下去。此時他已得知他的驗生石亮了,呈火焰色:他的生死劫出現了。于是,按照師父囑咐,下山尋找生死劫。他找到了他的生死劫。
令他驚訝的是,這生死劫竟然是自己數次相救的花千骨?斷念出手,直指花千骨眉心,可遲遲沒有動手,愣是懸在空中(上圖),她是生死劫,為什么不殺她?為什么?
此劫在我,于她又有何錯?我修行是為了救人,怎能因此傷及無辜?事在人為,天下之大,為何不尋找可解之法?
這是白子畫的心聲。你能看出什么東西來?又,從你看出來的東西中又能推測出白子畫的什么性格特質?為什么?
首先,是極強的自省能力。你看,三句話,三句都是反問句,捫心自問、字字誅己。花千骨是生死劫,這不是她的錯,而修行的目的是救人,兩者相沖突,因此殺她是不對的。另外,為了自己的安全感和利益去殺她,也是不對的,因為錯不在她。你看,多強的自省啊!換你你會怎么做呢?可以想象,他何止“每日三省吾身”呢?
他為什么會這么自省呢?
其次,他追求正確。第一句話說的是我沒錯,強調她沒錯;第二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我為了自己的安危而殺她,那就有背于我當初修煉的目的,所以我有錯;第三句話,或許還有其他辦法,為貪圖方便,省事而殺人,這是不應該的,我有錯。既然花千骨沒有錯,而我卻想要殺她,并付諸行動,這就是我的錯了。既然是我的錯,我…只好離開……
為什么他會如此追求正確呢?既然追求正確他如此在乎,那么就必然會害怕犯錯。如果我不按照標準(正確性是一個標準)來,很可能就會犯錯,犯錯后我會內心不自洽,會自責、會不安、會恐慌,這實在是太難受了!簡直就是折磨!所以,我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那怎么辦?按照對錯的標準去做,求個心安:少犯錯,盡量不要犯錯,最好不要犯錯。所以呢,為了避免犯錯,他得時刻反省自己,在做決定的時候,他要思慮再三,猶豫不決。
他為什么沒殺花千骨,現在你該知道為什么了吧?
他追求正確,同時就會害怕犯錯,為了避免犯錯,就得時刻反省自己。否則他就會自責、會不安、會難受……
但這還不是根本原因,那么最底層的動力是怎樣的呢?
(二)? 核心動機:我是完美的
我是完美的。我必須按照標準把事做對,避免犯錯。
為什么我是完美的?為什么要按照標準才是對的,才能避免犯錯?
沒為什么,我認為我天生就是完美的,我是好的。我不承認我是不完美的,但現實給我的反饋讓我有些不安、有些懷疑,但我仍然相信自己是完美的,是好的(不愿意接受自己不完美)。為了不讓自己動搖、不安、懷疑,通常我會對事實進行否認,這叫自我保護機制。
但也有例外。你在責備和批評別人,說者無意,但聽者有心。我會覺得是在批判自己(事實上壓根不是他),我會立刻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沒有犯錯,就算我沒犯錯,我也會感到不安,因為1號對錯誤特別敏感。
不僅如此,我還建立標準:只做正確的事。我篤信(篤信到了超越邏輯),只要做正確的事,以正確的方式去做,就一定不會錯,因為我是完美的啊!有了這個標準,并且按照標準去做,我會內心自洽、感到心安。
如果我沒按照標準去做,結果犯了錯,那我會非常自責、愧疚。
做該做的事,錯了就要狠狠地懲罰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
你可能會說,這一則故事也許并不能說明什么吧?那好,來看看下圖吧!
單春秋滅掉蜀山滿門,奪走神器,白子畫趕來救援。你認真揣摩下,白子畫為什么要說這句話?這不廢話嗎?
直接下手殺了他不就行了?你看你看,單春秋最后還被殺阡陌給救走了?哎!真可惜!
我希望自己是完美的,而殺人是不好的、殘忍的,會損害我完美的形象。另外,我修行是為了救人,能勸則勸,如果他能知錯就改,我就用不著殺人了,我完美的形象不會受損。
否則,即便我殺人是正確的,也不免要損害我的完美形象,而我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所以勸他。實在不行,不得已我再殺他也不遲嘛!
兩張圖,兩個例子,足以證明白子畫的作為是來源于完美這種動力了吧?沒異議了吧?
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完美是一種幻想,是全能自戀的兩種表現形式:卓越強迫癥(不優秀,不配活)、行動困難癥,都和完美的幻想相關。
延伸閱讀:
全能自戀:我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我是“神”,一動念頭這世界就會按照我的意愿給予回應。
全能自戀是人的原始動力,能量巨大,如果合理運用的話會成為無敵的存在。所以不用擔心全能自戀不好,它不是貶義詞,而是中性詞。
像白子畫,就是活在全能自戀中,過于執著對錯,有些偏執。
更多關于“完美”的例子,可以去讀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也歡迎閱讀《一名終生進化者的成長心聲》
好,現在我們終于知道白子畫的底層動力是苛求完美,那就可以推斷出他是1號性格。
1號:完美型,又稱完美主義者、原則型、改革者;
核心價值觀:我是完美的。我必須按照標準把事做對,避免犯錯。
常見特點:嚴肅、有極強的自省能力、追求正確、害怕犯錯、原則性強、認真負責、關注細節
(三)真實世界里的1號是怎樣的?
你可能會說,又搬出一大堆理論來?真是個理論大佬!
錯!嚴格意義上講,九型人格不是理論,是觀察,是經驗性總結,是事實!九型人格起源古老,發展并驗證過幾千年,你就那么有智慧,一眼被你看穿了?
我不知道你為什么會這么排斥,但九型人格是智慧之學這一點是站得住腳的,不信你來看看現實中的1號:
以下是1號的內心獨白:
再比如:
看到了吧?死心了吧?我是不會騙你的,那不誠實是不是?
現實和影視作品中的1號略有區別,影視作品往往會夸大1號的性格特質。這有什么好處?人物個性鮮明、有血有肉、打動觀眾、便于傳播。傳播得越廣越好,最好全人類都在看,那出品這部電視劇的公司可就發了!
現實中的1號可能沒有表現得那么明顯,如果你不知道他內心獨白的話,表面看確實如此。
人活在世上,總要學會權衡取舍,各種不如意都是常見的事,自然無法在現實中滿足各種需求。但在精神世界里,你可以盡管幻想而無需多慮,難道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