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騎著婆婆的小電驢到鎮上取快遞,順便拍了個視頻發到朋友群。
一朋友說:“你這是山路十八彎呀,你咋嫁到農村去了,而且還是大山里面。”
我聽了有點不舒服,反駁到“農村咋啦?你不也是農村出來的嗎?”
“你從小在農村呆不夠呀,還要做農民在農村呆一輩子。反正我說過我不會回農村的,那么落后。”
“那你別回娘家呀,而且你吃的糧食不都是農民生產的嗎?”
“我說的不是那么回事啊?!?/p>
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F在的農村生活條件挺好的,一切都自給自足。婆家在山村,什么水果和蔬菜都種點,種在家門口都是現吃現摘可新鮮了。我在這里生活了三個月反而不想回城里了,城里那套房逗布滿灰塵了。
我在一線城市工作了10多年,依然還是覺得農村好。我喜歡大城市的便利和包容性,沒有家長里短,工作是重心,生活是次要的,但是人多和快節奏容易讓人容易焦慮和窒息。我住在一個小區里面住了近6年的時間,結果左鄰右舍沒一個認識的。每個人一下班回去都緊鎖房門,就算上下樓碰到了也不會打招呼。因為都是租房的,所以左鄰右舍換的很頻繁。但也只有回到出租屋那一個小小的空間才是屬于你自己的。那些靜得只能聽見呼吸的日子里,你就明白孤獨即生活。
可回到農村就不一樣了,熟悉的鄉音,慢節奏的生活。回到熟悉的地方,那些熟悉的人都能搭上幾句話。沒有高樓大廈,只有被樹木包圍的村落。就像我們這里一樣,家家戶戶都是獨棟的庭院,門口一個院子規劃的很好。但絕對不能少的就是果樹和菜地,準備做飯了,才臨時到菜地里摘點蔬菜。
炒著肉突然想起還沒有放蒜苗,把火關小一點。跑出廚房到院子里揪一小把,洗洗一切就扔進鍋里。沒一會就香味四溢,路過的人聞到了都會問一聲“做什么好吃的了?這么香?!薄俺慈饽?,過來吃飯呀,要開飯了?!弊霾说娜艘贿吤χ贿吇貞??!安涣耍乙s著回去做飯呢?!?/p>
這些場面,在城市是根本不存在的。朋友說不喜歡農村的黑暗和蚊蟲,會讓人不舒服。還有在太陽底下干不完的農活,讓人覺得沒有價值。人吶,活著的目的性太強,會很累的。晝夜分明,能更好的休息。城市和鄉村,各有各的好,但不能因此而貶低對方。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罷了。
讀書之后就很少在農村生活這么長時間了,每次都來去匆匆。工作之后更甚,每次回家來不及好好的享受一下安靜的生活,就要重新出發。人生有舍有得,所以家鄉才會成為我們永遠的期待?;厝サ氖菧嘏夭蝗サ幕貞?。你不屑一顧的,正是有些人努力獲得的。
一個人無論走到多遠,去了多繁華的世界,出發的地點不能忘,根更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