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進入馬云鄉村教師初評環節,8月19、20日兩天進行網絡個人展示,600人中再評出200人進入終評。
我們S組共有30位教師,一天評15人,不僅有三位評委老師,還有30位老師同時在線圍觀學習。
這種評選方式真好。能從三千多人脫穎而出,這600位老師一定有其過人之處,每位教師都有一技之長,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啟發。即使不能晉級,通過這個平臺感受到鄉村教師的情懷,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中國廣褒的鄉村大地,還有千千萬萬的鄉村教師在堅守著,成為照亮鄉村兒童成長的那道光。這樣的平臺,涌動著淳樸的真情,堅定著崇高的信念。
我們S組兩天展示三十人,每位老師的展示的主題活動都非常有特色。有一節成功的課例閃耀的智慧,有一個項目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有學科教師常年累月研究的成果,也有跨學科探索創新的活動,有省級名師、特級教師的累累碩果,也有新生代鄉村教師帶來的驚喜。這學習平臺真讓我大開眼界,折服于鄉村教師的聰明智慧、高尚情操、扎實學識與仁愛之心,真是一場高端的研修。在三十人展示中,主要分以下幾類:
第一類:以智服人
展示的教師很多都充滿了教育的智慧。育人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這智慧就是教育的專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沈毅老師,年輕的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跳繩AI魔盒,這魔盒成本低又實用,讓跳繩變得更有競爭性、更有趣味性。讓自己的發明創造為更多鄉村兒童服務,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呀!
我們學校也開展跳繩活動,我也希望能引進這個魔盒,進一步推動這項體育運動。因此,他一匯報完,我就與他連線對話,希望會后能與他做更深度的鏈接。我特別關注他是因為他發明的魔盒對我有用,這也在啟示我們,我們所做的教育教學研究,不僅助力學生成長,還要具有推廣價值。
像他這樣聰明有干勁的年輕教師還有好幾位,比如羅劉金老師、 陳文健校長等,他們是新生代鄉村教師的代表,也是廣大年輕教師的典范。他們自身的成長也會吸引、影響更多年輕的老師致力于鄉村教育事業,為鄉村的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智慧的新生代教師在鄉村教育的廣闊天地中,一定會大有作為的!
第二類:以情動人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臉上有光,老師們在講述過程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委婉深情。
最感動的莫過于郭玲老師了。郭老師親和溫柔,滿臉笑容,她娓娓道來當宿管工作中,利用睡前40分鐘時間給學生播放音樂、講睡前故事來影響、喚醒學生的故事。特別講到她已經連續參評三年了,如果沒評上,還會繼續參評。只為了改善鄉村孩子生活的條件,建一間洗浴室,讓學生冬天有熱水洗腳,一周在校能洗一次澡。郭老師情感豐富細膩,表達真摯動情,她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所有在場的老師,她的大愛精神令人敬佩。會后我毫不猶豫在問卷測評中投了她一票,祝愿她能順利入圍。
何增輝老師的故事也讓人感動,他自幼家庭困難受助于人,后來上了大學又患癌癥,在與病魔斗爭中仍不忘幫助別人,影響學生。這些感人的故事足以打動人心,我想也一定會為他獲評增添情感的分數吧,祝福他!
第三類:以光照人
在初評教師中,還有一些教師已經光彩照人。如江蘇的孫建順老師,是體育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等等,這應該是教師隊伍中天花板人物了。孫老師雖然是受評教師,但他在這次評選中顯示出他專家型教師的素養,積極為多位教師點評點贊,被主持人尊稱“群托”,他與老師間互動交流,也啟發了許多教師教育智慧的生成,給與會的老師帶來更多愉悅的心流體驗。
江蘇的朱明海老師也是省級名師,他對語文教學的研究很專業、很前沿,已經有一大堆的教科研成果。還有山東威海市名師榮燕光老師等,這些教師教齡都很長了,自身成長也到達了比較高的層次,為什么還要參加馬云鄉村教師計劃呢?
我想他們與我的想法大概是一致的吧,還得不斷成長,還想著為鄉村孩子再多做一些事情。
在這些參評老師身上,我看到了鄉村教育的希望之光,也為自己堅守鄉村教育而感到自豪,更為未來創建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四有好教師隊伍倍添信心。
讓我們享受評選的過程,利用這樣的學習機會,鏈接更多優秀的鄉村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這就是參評的意義吧!感恩遇見馬云鄉村教師成長項目。
相信我們這群有智慧、有愛心、有勇氣的鄉村教師,定會在鄉村的大地上,在幫助、成就鄉村兒童中成就自己,書寫出自己最燦爛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