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看到呼蘭河傳的孩子為了爭搶麻花,被站在大太陽下面。還有賣豆腐的一出門大家都眼饞著,但還是不去買。只要一買了,就是破產了。說明那是的人們真的太窮。當然還提到了當?shù)氐木坝^,火燒云。作者寫的非常的壯觀。今天,我開始閱讀第二章的第三十四到四十四頁。看看他們在精神上有什么盛舉。
跳大神
呼蘭河在精神上也有不少盛舉,先說跳大神。
那女大神,她穿著奇怪的衣服,只要一圍起那紅花裙子就哆嗦,大神做的是板凳,她的對面擺著一塊牌位。那牌位越舊越好。
大神的旁邊還有一個二神,都是男人。大神拿了鼓,二神站在一邊兒,大神問他什么,就回答什么。
如果二神沖著大神說錯了一個字,大神就要鬧起來,說這病人,不出今夜就必須死,燒香點酒后,若再不行,就得殺雞。若鬧到了殺雞的這個階段,就不能再鬧了。
這雞這布,一律歸大神所有。大神拿回家,把雞煮上吃了,把紅布用藍靛染了之后,做起褲子來。
跳大神的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一打起鼓來,男女老幼都跑過來看。
到了半夜,二神嘴里唱“大仙家回山了,要慢慢走,要慢慢行。”
大神說“我的二仙家,青龍山,白虎山...夜行三千里,乘著風兒不算難...”
這唱著詞調混合著鼓聲,也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沒有?卻使鄰居街坊感嘆,終夜不能已的也常常有。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
七月十五鬼節(jié)
七月十五是個鬼節(jié),死了的冤魂怨鬼,在這一天只要托著一個河燈,就可以脫生。所以放河燈這件事情是件善舉。
但也有一個矛盾,就是七月十五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
若是女家生在七月十五,這女子就很難出嫁,但是有錢的寡婦的獨養(yǎng)女,又當別論。若是男家七月十五的生日也不大好。不過若是財產豐富的,也就沒有多大關系。
河燈一放下來的時候,和尚為著慶祝鬼們更生,打著鼓,叮當?shù)捻懀钪洠硎局T位女鬼男鬼,趕快托燈投生吧。
同時那河燈從上流擁擁擠擠下來,金忽忽的,亮通通的,大概有幾千百只,又加上千萬人的觀眾,真是人生何世,會有這樣的景況。
唯獨到了最后,那河燈到了極遠的下流去的時候使河燈的人們,內心里無由的來了空虛。
“那河燈,到底要漂到那里去呢?”
打過了三更,河岸上一個人也沒了,河里邊一個燈也沒了。
野臺子戲
野臺子戲也是在河邊上唱。一唱就是三天。
眼看臺子搭好了,這時候,接親戚的接親戚,喚朋友的喚朋友。所以一到了唱戲的時候,可并不是簡單的看戲,而是接姑娘喚女婿。
東家的姑娘長大了,西家的男孩子也該成親了。所以看戲的姑娘,個個都打扮的漂亮。走起路來像客人,吃起瓜子來,頭不斜的,溫文爾雅,都變成了大家閨秀。
那些已嫁的婦女也是照樣的打扮起來,在戲臺下,好互相的品評。
有一個很好的童謠是這么唱的“拉大鋸,扯大倨,姥姥門前唱女婿。”
若是做母親的把幾個女兒都接過來,那真是仿佛隔了三十年。相見之下,真是不知從何說起,羞羞答答,欲言又止。她們談論著孩子,家常,但是關于離別卻只字不提。
也有男女兩家從外鄉(xiāng)來看戲的。男家的公子不在,女家的小姐不在,也就在媒人的說詞中給定了。
最不好的就是指腹為婚的,若是長大成人,男家窮了,男家就一定要娶。要不,那姑娘的名譽就很壞。在迷信的說法說就說她命硬。
年輕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有這樣的命,于是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也有的在戲臺下,不聽父母之命,不聽媒妁之言,自己就結了不解之緣。使人一講起來真是比紅樓夢都有趣味。
這些盛舉都是為鬼準備的
這些盛舉,都是為鬼而做的,并非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戲,逛廟,也不過是揩油借光的意思。
跳大神有鬼,唱大戲是唱給龍王爺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燈,是把燈放給鬼,讓他頂著個燈去脫生。四月十八也是燒香磕頭的祭鬼。
獅子,龍燈,旱船...等等,似乎也跟祭鬼似的,花樣復雜,一時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