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智者是清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吧。
昨晚,心情很不好,包括之前,心情也很不好,我明白,我需要好好呵護一下我的內心了。前段時間發生的所有事情,我以為我可以不在意,但其實它們都潛伏在我的記憶深處,我意識不到它們,但它們卻在影響我。
昨晚,給兩個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卻依然堅強拼命的同學/前同事打電話,一個一路走來很多挫折,但一直沒有放棄,還在堅持,想轉行,想讀研,學英語,考注會;一個家庭負擔極重,工作很認真,在普華上班經常加班到深夜,熬出了白發也還在堅持,并且會因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興奮不已。
兩個人,都不算成功,但都為了生活,為了生存,在努力生活,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和她們相比,我要幸福得多,我有穩定的感情,工作不用太辛苦,未來的每一步也清晰可見。那么,如今我面臨的這些痛苦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智商不夠用?不是的。歸根結底,是懶吧。一方面是不愿動腦子。不管面對哪一份工作,我都在努力,可我的方法對了嗎?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應該都是有規律可尋的,我用了很久很久的時間才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而現在已經進去職場三年了,卻還沒有學會工作的方法。有時候,真想退卻,可是退卻之后是更加的一無所得,而且如果在一個地方選擇了退卻,在別的地方,又如何能堅持。
想想曾經那么努力地工作,加班,常常凌晨起床工作,有用嗎?除了感動了自己,除了讓自己覺得自己很努力外,還有別的效果嗎?似乎并沒有。這樣做的后果是一方面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而不再因為工作沒完成好而苛責自己,另一方面,這些加班占用的時間又會進一步反應到生活中,影響正常的生活,當工作和生活不分的情況下,這些不好的影響總有一天會暴露出來。
是的,曾經你做過的,經歷過的一切都會暴露出來,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一個安靜的人,我喜歡自己獨立去解決一些問題。就像遇到這些問題,我不愿意向誰求助,因為我深知,只有自己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如今,我面臨的問題可以說是比較復雜的,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關系處理不好,溝通有問題,導致各個層面的人對我的工作滿意度均不高,甚至可能出現不好的評價;其次是我自己對自己的不滿,覺得自己能力不夠,自卑,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最后是我對外界的不滿,覺得自己明明做了挺多事情,卻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如果以上原因并不是外界的原因,而是我自己的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不管走到哪里我將仍然面臨這些問題。
找出了問題便是成功了一半。
下一步,就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以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依托兩個字得以解決,“專業”。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在于如何實現專業。
三方面吧,一是態度,二是方法,三是技能。這個順利不能亂,態度上工作無小事,每一件事都認真去對待;方法上以終為始,確定好輸出的結果再行動;技能上就是不斷掌握學習積累知識。
實現了專業才是有了“里子”,自然會贏得各方的滿意,自然也會在溝通中更有底氣。
再說回“懶”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時候,不是我主觀上變懶了,而是我的身體機能跟不上,導致了我的懶。這個問題進一步引申,便是精力管理的問題。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總體而言,就是開源節流。
來源方面:吃、睡、動。吃得規律,吃得健康,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平時關注健康養生大體是不會錯的;睡,保證充足和足夠的睡眠,我現在在嘗試的方法是早睡早起,晚上9點到4點之間睡覺,早上4點到5點之間起床;動,當然是指運動,找到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并且堅持,堅持的意思是每天半小時至一小時。
截流方面:日常生活不用多想,比如不去想每天吃什么穿什么;不參與無效社交,不融入無價值的圈子,自己建立和維系圈子;大事要事早規劃,避免臨時慌亂。
早上從六點十三到現在,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來寫我目前面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其實也就是把我平時的所思所想落到紙上,表達出來而已。如果不是就某個問題與別人的討論或思想的碰撞,我認為說話不如寫字。
以上的分析是否能解決我當下面臨的問題,拭目以待吧。實在太累就以退為進,呵護好自己的身心比什么都重要。
7.21 新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