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體育差等生的青澀往事
我六歲上小學,那時那時比一般上學的孩子小了一歲。記得那年,到了小學開學的日子,我的年齡還不到錄取要求,父親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我領到了報名處。老師問我能背一首古詩嗎?我一口氣背了好幾首,老師因此挺喜歡我的,就破格錄取了。當我覺得挺高興,可是入學以后卻發現,由于小了一歲的緣故,我在同學中間出現了一些劣勢,這些劣勢在體育課上暴露的尤其明顯,對體育課我強烈缺乏信心,提早入學用后來的眼光看,或許能看到一些好處,比如我當時讀的是五年制小學,而下一年入學便是六年制,這樣我比同齡人早了兩年參加工作,如果這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先發優勢的話,卻是我童年體育課上的落魄換來的。
那時候我的體質不好,容易生病,常見的是扁桃體發炎,不過我從心里喜歡生病,因為生了病,爸爸會帶我去打針,打完針便帶我去醫院附近吃小籠包,就在仙居縣公安局舊扯對面,師傅在被年月熏黃的門梁上掀開蒸籠,冒出的水氣,誘人的香味至今都歷歷在目。
除了年齡比其他同學小、體質差、因為好吃、我還胖。高中時我的體重曾經達到170斤。小學時候我有還有個難兄難弟,他是我的同班同學,我們叫他小白。小白比我還要小一歲,我們倆胖胖的小個子,在體育成績慘不忍睹的路上一直相依相伴。
關于體育成績,我有一個挺體面的借口—我是天生扁平足。這是爹媽遺傳給我的,我沒有選擇的余地,“扁平足不能跑,跑也跑不快、跑不長。”大家都是這么說的,我也這么接受了。我告訴自己我不能跑,我不是那塊料,因為大家都是這么認為,不會有錯。可是現在我用實踐證明,輕微扁平足對跑步并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大家的說法只是一個錯誤的負面暗示。只是當時我想的是:既然自己是扁平足,就不可能做得比別人好,結果也的確是那樣,除了個別項目我比小白略高一籌,其余的都讓我自卑,我這么欺騙了自己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