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種放棄
都說自媒體應該沒節操無下限,這篇給自媒體寫的文章也應該迎合這種吧;這篇文章本來想寫成放棄善良,善良被人欺騙,善良被人欺負,然后舉一對被生活所負的例子,聲張一下好心沒好報。
是的,那篇文章我快寫好了,可是在昨天參加了我侄女的周歲宴后,我又把上面的文字全都敲去,不抱著目的性的,借著這個題目寫點兒自己的東西。
無數的生日宴、同學會對于主角的突出越來越弱化了,從每次婚宴后的三到五天聚會就能看出,現代人的各種聚會很多是為了溝通感情,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給自己一點慰藉,發現自己還有這么一幫有愛的兄弟姐妹,真讓人感覺舒服。那天幾個哥哥喝了很多,我本著喝酒過敏以及確實感覺自己用不到太多喝酒禮儀的想法,并沒有喝太多,因此又出現了一副奇異的畫面:一幫酒鬼和一個清醒的我。
我大哥在KTV門口對我說了一句:洋洋,做人要入俗,本心要脫俗。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對我喝不喝酒的批評或勸告,但是卻對我這篇文章中原始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善良要放在心里,處事要講究套路。
善良這個詞語不知什么時候,一旦出現就代表著有人受委屈,代表著謙讓,也就是放棄了一些東西。被車刮倒時,拍拍褲子站起來對大汗淋漓的外賣小哥說沒事的辛苦了,實際上是放棄了自己最直接的態度,放棄了本應生氣的畫面,壓制住它的就是心中的善良,但如果外賣小哥就是甩過頭來說一句”沒看路啊”,你還會怎么表達?
在最新的單位關鍵的升職競爭中,本來你的客戶被一個關系好的同事以不正當手段挖走,你笑著還請他喝酒祝福,實際上就是放棄了自己破口大罵的沖動,恨不得讓他斷子絕孫,壓制住它的仍是心中的善良,但如果這個“朋友”在維護客戶過程中這么對你說:“這個客戶當時怎么維護的?我現在搞起來很費勁”這種類似的批評時,你還會怎么表達?
在合租的生活中,遇到同租的大哥后半夜做飯,吵得你睡不著覺,你心里在想他還有孩子就自己買耳罩天天入眠,覺得做了一個有意義的事;實際上就是放棄了心中的怒火,放棄了自己也買一套餐具和他打擂臺的沖動,壓制它的還是自己心中的善良,但如果這個大哥有天突然給你貼張字條“1晚上關門要輕點;2手機不要開功放......最終還加一句:年輕人要懂得體諒別人”,你是否還能讓善良發出那么大的力量去壓制住你的想法?
善良放在心里,是為了換來心安;處事要防范,是為了理得。
若沒有放棄的心思,也不用你去咄咄逼人,被刮了就找警察劃分責任,被人陰了就下次陰回來,合租的大哥就同樣給他列清章程,各有套路,生活算個屁,也算稱個圈?
你可能不善良,但一定要受歡迎。受歡迎的人不一定善良,但至少不會窮兇極惡。用不著放棄,也許會擁有的更多。
故事往往不曾開始,道理往往都是空談;樹葉飄落失去穩定,隨風飄去換來自由。是想路人皆知,還是寥寥幾人促膝而談?
“那究竟什么是標準呢” ??“嘿,自己舒服就好,該在的永遠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