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262
卷六·決氣第三十
1/2
原文: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何謂氣?
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何謂津?
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
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何謂血?
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何謂脈?
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原文譯文對照:
~~~~~~~~~~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黃帝問:我聽說,人有精、氣、津、液、血、脈,我個人認為這些實乃同一種物質,現在卻被區分為六種不同的叫法,我不懂為什么要這樣?
岐伯曰:兩神相搏,
岐伯答道:男女兩性的各自攜帶全套遺傳物質的生殖細胞,經過相互滲融、相互爭奪、相互整合的過程,以各自分別提供23條染色體的形式,實現遺傳信息的重組,
合而成形,
由此,這兩個生殖細胞合成為一個細胞,即受精卵,開始分裂,變成卵泡,再進入宮腔成為孕囊,發育成胚胎,之后進一步器官分化,發育成初步具備人類形狀的胎兒,自此開始生長,直到瓜熟蒂落,被分娩出母腹,成為嬰兒。
常先身生,是謂精。
男女兩性之各自生殖細胞,總是在受精卵形成之前就已具備,這種生殖細胞就是“精”——男子之精(生殖細胞)通稱為“精子”、女子之精(生殖細胞)通稱為“卵子”。
何謂氣?
黃帝問:什么叫作“氣”?
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谷味,
岐伯答道:由上焦(內臟之心、肺)進一步處理來自中焦的飲食營養精華物質,將之轉化為一種通過后天的呼吸及飲食所產生的能量形式,并布散全身,
熏膚、充身、澤毛,
以熏濡膚肉、充盛體腔、潤澤毛發,
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就像氣霧及其凝華而成的露水,可灌滲至人體各處的微循環系統之毛細單位。承載這種形式之能量的物質,就是“氣”。
何謂津?
黃帝問:什么叫做“津”?
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岐伯答道:當皮膚毛孔的立毛肌過于松弛而無法禁閉,致使肌腠疏泄太過,產生淋漓如浴的大汗,這種汗液的質地成分不同于正常的汗水,叫作“津”(組織液)。
何謂液?
黃帝問:什么是“液”?
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岐伯答道:當飲食進入人體中焦,化作前面所述的上焦之“氣”,若其充盛有余,就會滿溢出人體各處的毛細單位,這些因過滿而不得不溢出的“氣”,會注入骨骼系統之關節腔,使關節潤滑、屈伸順暢;如果注滿關節腔之后依然有多余,就會繼續溢出,填充進骨骼內部的骨髓腔中,補充各處骨髓,包括顱骨腔中的腦髓;如果充滿各處腦髓之后,這種氣還有多余,就會繼續外溢,熏滲入皮膚系統,使皮膚看起來光澤瑩潤。
何謂血?
黃帝問:什么是血?
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岐伯答道:中焦的脾胃肝膽系統,在獲得來自上焦之氣的能量后,便發揮自身之消化功能,以飲食所初步化成的谷氣為原材料,進一步凈化、提純、加工、合成,使之轉化為更加精微的營養物質,其中就包含有顏色赤紅的血紅蛋白,含有血紅蛋白的細胞叫作紅細胞,紅細胞占比總細胞數為最大的液體,就叫作血液。
何謂脈?
黃帝問:什么叫做“脈”?
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岐伯答道:具備像隧道一樣的管道構造,能制約住營氣于其管道結構內中,使營氣不得散逸,故而無法逃避其營運血液、淋巴液、腦脊液于周身的本職——這個人體器官,叫做“脈”。
~~~~~~~~~~
老黃歷擇吉,2024.9.13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261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