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歙,字君叔,東漢初期名臣,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光武帝劉秀的表兄(一說為表叔)。為人有信義,堅毅果敢,時人信服。在平定隴右(今甘肅蘭州、天水一帶,隴山以西地區)勢力,穩定漢初局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他加入光武帝陣營稍晚,且光武帝手下人才濟濟,但其能力和表現大有后來居上之意,不可謂不強啊!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來歙的功跡。
王莽新朝時,他和光武帝劉秀就是一對很要好的小伙伴,兩人多次一同來往長安。新朝末年,天下大亂,劉氏乘勢起兵復漢,因為與劉氏有親戚關系,來歙被新朝關押起來,幸而得賓客們全力營救,才脫身以免。等到更始帝劉玄(也是劉氏宗族)稱帝即位后,跟從進入關中(今陜西中部一帶)。因多次進言論事,不被采用,便稱病辭官而去,投奔了妹夫漢中王劉嘉。不久更始帝敗亡,來歙便勸說劉嘉一同前往投奔光武帝劉秀(時劉秀已稱帝)。于是兩人來到洛陽,光武帝見到來歙,非常高興,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他披上,并拜為太中大夫。他的政治生涯由此正式開啟。
當時,光武帝正在全力掃平東方勢力,無暇西顧,在隴右的隗囂和蜀地(今四川一帶)的公孫述割據一方,都有很強的實力(隗囂還沒有歸附,公孫述更是自立為帝)。光武帝對此頗為擔憂,便單獨召見來歙商量說:“現在隗囂未附,子陽(公孫述)稱帝,道路險遠,而諸將正全力經營關東,經營西邊的策略,不知道由誰來擔任好,也不知道怎么謀劃才好?”來歙聽后,自行請命說:“我和隗囂曾在長安有舊交情,他起兵時也是依托漢名,現在陛下隆興漢室,我愿奉命前往,示以誠信,他一定會來歸附,那樣的話,消滅公孫述就不用擔心了。”光武帝很贊同他的意見。
在隨后的幾年里,來歙多次出使隴右,說使隗囂內附,并將自己的長子隗恂送入朝廷做人質,光武帝得以專事東方。
公元29年(建武5年),光武帝基本掃平了東方勢力,開始經營西方,當時他想讓隗囂一同出兵伐蜀,便讓來歙再次出使,說明情況。隗囂的部將王元卻勸說隗囂不要聽從,提出了許多疑慮,所以隗囂一直猶豫不決。來歙素來性格剛毅,知道情況后,便生氣的責備隗囂說:“國家以為您知道善惡、興替之義,所以一直以來書信相通,您也推誠公布,派遣伯春(即隗恂)入質,這是君臣互相信任啊!現在您反而聽從佞人讒言,做出滅族的行為,背叛朝廷,拋棄兒子,這不是背信棄義嗎?從吉從兇就在今天了。”說著便想上前去刺殺隗囂,隗囂急忙避入內室,招勒甲兵,想殺來歙,來歙卻不慌不忙拿著使節登車離去了。隗囂更加生氣,王元也勸隗囂殺了來歙,便派人帶兵將來歙包圍起來。隗囂的另一個部將王遵勸諫隗囂說:“君叔(即來歙)雖然是一個使者,但卻是皇上的表兄,殺了他對漢沒有什么損失,您卻有滅族的禍患,以前宋國抓了楚國的使者,就有了析骸易子之禍,小國倘且不可辱,何況是萬乘之主呢,最加上還有伯春的性命。”來歙為人信義,言行如一,出使來往游說,其事都信實可驗,所以西方的士大夫都很敬重他,多為他上言求情,最終得以免禍東歸。
然而隗囂終究還是選擇了拒命不歸,聯合公孫述對抗朝廷,雙方大發兵交戰,隗囂憑借隴山地勢,扼守關隘,漢軍一時難以攻破,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戰爭呈膠著狀態。公元32年(建武8年),來歙與祭遵一起從山路偷襲略陽(今甘肅秦安縣,隴右戰略要地),祭遵因病中途返回,留下手下精兵給來歙,合約二千余人。漢軍一路上伐山開道,披荊斬棘,出其不意越過隴山,直插略陽,斬殺了守將,占據了略陽。隗囂聽說后大吃一驚,說:“怎么如此神速!”連忙派了數萬兵馬圍攻略陽,挖山筑堤,水灌城池,無所不用。來歙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固城死守,箭用完了,就拆屋折木做兵刃,像一枚釘子一樣,牢牢釘在那里。因為略陽的位置關鍵,隗囂也是盡全力進攻,從春季到秋季,兵士為之疲憊。光武帝見此情景,認為時機成熟,因此大發兵馬,親自率軍伐隴,隗囂大敗而走,略陽之圍得以解除。光武帝因功宴請群臣,來歙的位置在眾將之上。又下詔讓他留守長安,監護眾將。
來歙因此上書說:“公孫述以隴西、天水為藩蔽,所以得以喘息延命,現在這兩個郡已經平定,公孫述也窮途末路了。我們應該招兵買馬,多積糧草。以前晉趙地區的將帥大多數是商人,所以漢高祖用錢財收買他們。現在隴地剛剛擊破,將士和百姓都疲勞饑饉,如果用錢財谷糧招安他們,必定會來歸附。我知道現在國家要供給的地方很多,用度緊張,但也有不得已,沒辦法的時候。”光武帝同意他的建議,于是大量轉運糧草,并下令讓來歙率馮異、耿弇、蓋延等(這些人后來都是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個個牛人啊)進攻天水,打敗了公孫述的守將,到了第二年,隗囂的黨余和天水屬縣都被平定。
起初,在王莽新朝時,羌人多離叛,隗囂招收了他們,遂為其用。到了隗囂敗亡后,羌人又離叛據城自守,常常入寇抄掠。來歙修造了各種攻城設備,率蓋延、劉尚、馬援等攻破了羌人占據的金城(今甘肅蘭州),斬殺了數千人,繳獲牛馬糧草數以萬計,同時還掃平了其他羌人武裝勢力。隴西雖然平定了,但戰亂之余,人多饑貧,無家可歸的百姓很多,來歙又打開糧倉,將全部儲糧分發到各縣,賑濟流民百姓,隴右地區這才漸漸安定下來,同時也打通了到西邊涼州的交通。
公元35年(建武11年),來歙又與蓋延、馬成攻破了公孫述占據的河池(今甘肅徽縣)和下辨(今甘肅成縣)兩城,又乘勝進擊,公孫述十分懼怕,便派刺客去刺殺來歙。結果,來歙遇刺中刀,還沒有完全斷氣時,急忙派人召見蓋延。蓋延趕到,見此情景,悲痛不已,噓唏嗚咽。來歙厲聲說道:“虎牙將軍怎么了?今天我遇刺,沒辦法再報效國家了,因此才叫你來,想授以眼下軍事,你倒反而像兒女子一樣哭泣!雖然我中刀在身,難道不能勒兵斬你嗎?”蓋延這才停止哭泣,強起受命。來歙最后上書說:“臣在深夜被賊人刺傷,正中要害,臣不敢自惜,只是悔恨不稱職,給朝廷蒙羞了。治理國家以得賢才為本,太中大夫段襄是骨鯁之臣,可以任用,愿陛下裁察。另外,臣的兄弟多不肖,最終恐怕要獲罪,請陛下哀憐,多多教導督促。”寫完后投筆拔刀而死。
光武帝得知消息后,大吃一驚,一邊看他的表書一邊流淚哭泣,賜策書說:“中郎將來歙,連年攻戰,平定了羌、隴地區,憂國忘家,忠孝彰著,不幸遇害,嗚呼哀哉!”謚節候,喪車返還洛陽后,光武帝又縞衣素服吊唁送喪,甚是衰戚。
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以為士矣。”來君叔款款君子,信義彰著,時人稱服。使于隗囂,能達君命,不辱臣節。攻戰拔城,出其不意,拊背扼喉,堅韌不拔,制服強敵。受命一方,撫眾慰孤,民賴以安。他大概可以稱士了。
來君叔的政治生涯是短暫的,表現卻可圈可點,雖然這當中,皇帝表兄的身份也起了一定作用,但無法妨礙他的光芒四射。當時和光武帝一起揭竿而起的親戚故舊不在少數,而能獨擋一面、大有作為的亦不多,君叔可謂其中姣姣者。后來的云臺二十八將,漢廷為了避嫌,凡是和皇室沾親聯姻的都未入列。可以想像如果他不遇刺,定能在東漢開國史上留下更多的精彩故事,可惜的是歷史不能想像。
遙想當時那個中刀托付的場景,是何等的悲壯,人之將死,其善如此,令人無限哀傷!又令人為之動容、振奮。
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間!忠信,來君叔楷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