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你想要,六便士還嫌少。
有時候,一個人在屬于他的風云歲月過去之后,還能活著進入全新的時代,這時好奇的人就能看到人間喜劇中最為奇特的場面。
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里,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踐自己嗎?難道成為年入上萬英鎊的外科醫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
我想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作出什么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曾經追求的,莫過于成為大生活家,雖有點理想化,但也并非絕無可能。然而,人啊,總是會變的,無論這種改變源于自身,或是受到外界的種種影響。結果就是你變了,變得和從前有所不同,或許某天遇到老友,四目相對,無奈一笑,那,就重新認識一下吧。
人的欲求從來都是隨著擁有的事物數量及質量而直線上升。對,我可以接受你一無所有,但假使你擁有十份,或許我需要的就是十一份了。
誰都想讓世界圍著自己轉。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可以。即使太空中星辰之間的引力,也難以確保不發生碰撞或是遠離,更何況是人與人之間的吸引力呢?
這些人離奇的道德觀念,連同他們怪異的裝束和荒誕的謬論,都讓她感到非常有趣,但對她為人處世的信念卻沒有絲毫的影響。
數據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信息流的沖刷,千奇百怪的想法和肆意灑脫的觀念,抨擊著大多人的內心。不堅定的大多數每每看到,都會發出諸如此類的看法:好氣,這個人居然balabala;好厲害,要是我也可以balabala就好了。聰明的人卻懂得兼收并蓄,猶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始終保持自己的價值信念不被侵襲。
如果他是為了女人離開你,你能原諒他;但如果他為了理想拋棄你,你就不能了,對吧?你認為你爭得過別的女人,但斗不過他的理想,是這樣嗎?
當然因素不局限于女人或是理想。有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無論是自己或是別人;而有的事情,在一開始我們就知道自己多么渺小,付出再多也不過無能為力。離開了物質的精神不過是空中樓閣,離開了精神的物質不過是過眼云煙。一個虛無縹緲,一個轉瞬即逝。沒有物質的精神像是無處安身的孤魂,沒有精神的物質大抵也不過是行尸走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