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是嚴歌苓在2017年4月出版的小說。
同年,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的同名電影《芳華》,在經歷禁播風波后,于12月15日賀歲檔上映。
嚴歌苓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小說家,她創作《芳華》的初衷,就是因為馮小剛想要拍文工團的故事,于是找到同樣有過文工團經歷的她來創作小說。
小說打破了嚴歌苓以往的第三人稱寫法,改為第一人稱視角,小說中大量絮叨的口吻,讓讀者在敘述者蕭穗子和寫作者嚴歌苓之間的虛實中有些迷惑。
小說圍繞著劉峰、何小曼和林丁丁在文工團的舞蹈隊生活展開,是一個三角戀的戲碼,但不僅僅是三角戀那么簡單。
1
劉峰,小說《芳華》的男主人公,外號雷又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好人。
好到什么程度呢?
每天給隔壁巷子沒有父母的男孩“括弧”擔水;幫沒錢買沙發的炊事班長打沙發;主動吃被缺德的戰友偷吃了包子餡的空包子皮……
嚴歌苓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寫劉峰這個人有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雷鋒,同時又以蕭穗子的視角道出了普通人看待這種好人的陰暗心理——“劉峰就是好得缺乏人性。他的好讓我變得心理陰暗,想看他犯點兒錯,露點兒馬腳什么的……”末了還要添一句:“后來果真出了‘觸摸事件’……”
可見不是人人都喜歡好人,甚至可能人人都像蕭穗子一樣,對好人有嚴重的焦慮。
“觸摸事件”就是一個好的證明。
“觸摸事件”發生后,林丁丁在被室友催問了二十幾遍后,才終于爆發似地說出:“……怎么敢……他怎么敢……他怎么敢愛我!”
這句“怎么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貶義,而是林丁丁認為劉峰作為一個好人,怎么能像所有男人一樣有性欲呢?圣人都應該是超我的,應該是完美人格的,怎么能和普通男人一樣談情說愛呢?
可是這個好人的“觸摸”對何小曼來說,就是另一種意義了。
2
嚴歌苓用了大量筆墨去描述何小曼的原生家庭對她造成的傷害,最大程度地讓讀者對這個人物產生共情。
被打成“右傾”后自殺的父親,在繼父家隨時陪著小心“犧牲”的母親,那都是她生命中不能磨滅的親情,也是她生命中不能磨滅的原罪。
她渴望母愛,渴望完整的母愛,可是她的母親不能給她,于是她逃,逃離那個讓自己顯得多余的家,逃到大西南的文工團里。
可是她逃不掉,在這個文工團里,她依舊多余。
那時,人人都不愿托舉汗味太重以至于發餿的何小曼,只有劉峰,從男舞者隊伍的尾巴尖上走出來,走到何小曼的身邊,說:“楊老師,我跟朱克換位置吧。”
也許是這一次挺身而出,也許是更早,他住進了何小曼的心里。何小曼的心里專門為他騰了一間房子,里面埋著愛情的種子。
小說里,她陪著劉峰走完了最后的日子,可是最終,她也沒能成為他的女朋友。只因為他的芳華里,只有林丁丁一位女神。
3
用如今的話來說,林丁丁就是一個綠茶婊。
林丁丁有兩塊表,分別是兩個不同的追求者送的,戴哪塊表取決于哪個追求者來隊里找她。腳踏兩條船的林丁丁,長相文氣,細皮嫩肉,有種上海女子天生自帶的嬌嗲。
對于劉峰,林丁丁應該是知道他對自己的喜歡的,可是她不避諱,甚至還故意跟劉峰“調情”——“劉峰你太棒了”“劉峰你真棒”——這些發自內心的由衷的贊嘆讓劉峰誤會,誤會自己有機會追求上她。
這就充分說明了林丁丁這個人——腳踏兩條船算什么呀,天底下所有的男人都是我的備胎,在我的石榴裙底下任我挑選呢。
這樣的人在女生群里,一般都是遭人妒忌,被搬弄是非的。可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何小曼,她還是很合群的。
表面上笑盈盈的林丁丁是世故的,冰冷的,她會把追求者們拿出來比較。從家世到長相,從職業到前途,都被她一一比較過。這跟婚姻市場上的明碼標價有什么區別?
這樣的世故,最終沒能給她帶來個好歸宿。
4
蕭穗子,整部小說的觀察者和敘述者,是一個幾乎一直在旁觀的人物。
她道出了文工團里人的那點陰暗:“這是一個好人。無條件、非功利的好。一個其貌不揚的身軀里怎么容納得了這么多的好?”
她也說出了林丁丁心里那把世故冰冷的婚姻算盤:“也許我的判斷太武斷……她允許醫生和干事同時追她,不過是給他們面子。還有,女人誰不虛榮呢?多一些追求者,多一些珠寶,都好,都是打扮。”
很多年過后,蕭穗子和郝淑雯喝著啤酒,嚼著海蜇絲,聊起了當年的事。郝淑雯說我們每個人都背叛了劉峰,蕭穗子矢口否認,說自己沒在批判大會上發言。
誰說的是真話?蕭穗子隱藏在敘述者“我”的身后,堂而皇之地說著假話,面目模糊,虛虛實實。
也許,她才是《芳華》真正的主角。
5
《芳華》所描繪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的青春,但其實無論哪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一樣的。
畢竟,誰都有幾個表面上玩得要好,內心卻各種攀比的好朋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