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我們要進行討論會?
既然已經決心將2016年年目標做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在我看來,進行定期的小組討論會,不僅僅是響應永澄老大的號召扎堆學習完成作業,也是目標制定和完成過程中進行自身匯報和問題交流的好機會,每次邀請一位牛人也是抱大腿的絕佳時機。對于我這種懶癌拖延癥晚期患者,從被動完成到主動成長的過程中,也實在需要組織的鼓勵與監督!
2.我們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是破冰,大家分別進行了自我介紹,對小伙伴們之間的現狀有了進一步了解;之后加一哥對小組的章程為我們進行了解讀;隨后是重頭戲——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的分類&小生老師對于分類的看法和點評;最后就是有針對性的Q&A環節,我們不少的問題都在這個環節的到了解答。
3.我的收獲(個人分類討論環節)
①分類怎么分——每個人對于自己分類的定義不同,只要自我覺得合理,怎么分都可以;可以參考其他人的分類[運用:金字塔原理MECE原則,強力底板]
②分類有動態過程,每年進行調整但不要太頻繁(今年考研,明年考上研這個分類就取消;今年單身,十年后會有家庭分類)
③分類的的參考意義:了解趨勢(eg:工作在幾年后可以變成事業)
④小生的分類理念:素質——個人綜合能力重點的一部分(興趣:要求不高;素質:投入時間精力有產出);個人管理作為單獨分類(system):相當于電腦中的操作系統,最好的狀態是意識不到操作系統的存在
4.我的收獲(答疑環節)
①加一的記錄:時間開銷,飲食,財務
②關于思考分類:有時候想到東西沒有時間思考,放在doit收集箱中,加靈感標簽,早上專門花時間思考,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分解;
③素質按什么邏輯來分:藥山——輸入、輸出;小生、嚴哥——事項(不好窮盡,模糊事項的比如思考就不好歸類);
④分類不影響做事就可以,相比分享輸出和知識沉淀沒那么重要;不追求完美,要追求效果和執行;
5.下一步行動
①我的財務支出記錄已經養成習慣;時間開銷記錄正在培養,需要根據分類進一步優化,確定要記錄哪一部分的開銷;健康記錄(運動量、體重和飲食)也需要記錄,考慮使用薄荷App
②重新審視自己的分類,修改不適合自己的部分
③增強積極性!不給自己找借口拖延!!不能拖小組后腿!!!
6.致謝
感謝加一高效率的辛勤付出,讓我們能迅速以小組為單位成長;感謝嚴哥馬博士的經驗分享和熱心建議,感謝小生老師的指導和分享,你們讓我走出思維的死胡同,明白效果先行、執行先行,不刻意追求完美和一蹴而就;感謝千里跬步小組的小伙伴們不離不棄,鼓勵和督促,讓我不想掉隊不輕易說放棄。千里跬步,終成江河,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