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孩子寫作業時,基本都在大吼大叫,血壓飆升。他一會去喝個水,一會要削鉛筆,結果,削筆刀轉了一圈又一圈,筆都少了一截了都沒見他停下來。一會又擦一擦那幾個沒有寫錯的字……我都快被逼瘋了,恨不得上手幫他喝水,上手去削鉛筆,擦那幾個沒有寫錯,僅僅是歪了一點的字……但是孩子并不需要你幫忙,你去做這些事就是剝奪了他的樂趣。所以你只能在一旁捶墻,看著他慢悠悠地做這一切動作。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了,你眼睜睜地看著不多的作業,他卻從7點做到10點,而且此時孩子還沒有洗澡呢。如果你陪孩子寫作業時也差不多遇到類似的情況,跟我一起來看看這本項目著的《有邊界感的媽媽,不用督促的孩子:六招讓孩子積極主動寫作業》吧。用了里面的方法,我終于體會了幾天“別人家的孩子”寫作業的美好感覺。
在這本《有邊界感的媽媽,不用督促的孩子:六招讓孩子積極主動寫作業》書的封面就告訴我們“要引導,而非控制!”
作者說“陪寫作業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抗挫力、自控力和時間管理能力,最終目的是,不用父母陪,孩子也能自主高效地學習。”
我們終日為了孩子寫作業問題而斗智斗勇的家長們,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句話瞬間把陪寫作業的思想拔高了。
有人說這世間所有的愛指向團圓,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同理,我們陪孩子寫作業也是,最終都是為了讓父母有一天能夠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主動完成作業,主動高效學習。
作者用六章去討論孩子寫作業的問題:
第一章:陪寫作業的正確姿勢。
第二章:激發學習內驅力。
第三章:教孩子學會管理時間教孩子學會管理時間。
第四章:提升孩子的抗挫力和自控力。
第五章:培養學習好習慣。
第六章:父母的情緒管理。
在這本書里面作者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出來一層層探索孩子學習出問題的基本原因,我們從這些原因里面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孩子寫作業出問題的原因。比如我的孩子就是,很難集中注意力,不自覺地開小差,有時候讀書總是跳,字漏行,雖然他也不想,但是明明看著字就是讀漏,為了讀書不漏字的這個問題,我真的是發了很多火,孩子依然還是會讀漏字。
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我陪孩子寫作業時也犯了很多常見的錯誤。
《有邊界感的媽媽,不用督促的孩子:六招讓孩子積極主動寫作業》這本書里給出父母陪孩子寫作業“五步走”。
第一步:閑談交流+當天任務規劃。
孩子放學后,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卸下孩子的“情緒包”。
我看了這句話之后也開始實踐,每天問一下孩子在學校過得怎么樣,有什么新鮮的事情,跟朋友同學玩得開心嗎?孩子也樂意分享,有了這個開頭,再叫孩子寫作業的難度都低了很多。
第二步: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
第三步:必要時提供支持。之前,孩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總是說你在學校認真聽課就懂了,然后還不樂意幫他解決問題。后來,他就不樂意問我了。看著難題在那里發呆,作業肯定做不完的。后來,我知道了我們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必要支持,所以我開始為孩子解決一些問題了。比如,孩子不大會查字典,找不到字在哪里,他就很煩躁。后來,我先示范查一下他的名字,在查字典的過程中告訴他,字典里的字是按照聲調去排序的,所以如果是第四聲,同音字,這個四聲的字在更后面一點。教會他成功查到名字之后,我再叫他自己去查家里其他人的名字,他很快就掌握了,也很開心。所以家長提供必要的支持是很有用的。
第四步:“雞蛋里挑骨頭”般的鼓勵。
作者說“永遠別忘了為孩子鼓掌。”對于鼓勵孩子,我們要有“雞蛋里挑骨頭”的精神。因為我們看見什么,什么就會被留下。孩子再小的進步,都值得被關注。鼓勵,遠比批評、糾正孩子更有意義。
這段話讓我很觸動,平時我陪孩子寫作業發火了,基本都會說上一兩句“你怎么總是這樣拖拖拉拉的”類似的話。這個“總是”把孩子所有做得好的地方也否定了。后來我就很少用了。良性循環,孩子確實少拖拉了。
第五步:每日睡前復盤。
我也開始每天跟孩子聊一聊當天的收獲,或者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自從開始這項活動之后,我們的親子關系更好了。
除此之外,作者還從激發學習內驅力,時間管理,提升抗挫力和自控力,培養好習慣等方面闡述了家長該如何有邊界感地陪伴孩子寫作業。要改變孩子寫作業的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些方法需要我們長時間去嘗試。
比如,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的小方法,作者提到可以用“番茄工作法”。我們給孩子規定的“番茄鐘”時間可以是15分鐘寫作業,然后休息4分鐘。
看到這個方法,我想到自己之前犯的錯誤,經常是孩子寫完語文作業,又催促他寫數學作業,難怪很少的作業都能拖拉到很久才做完。
作業又多又難,孩子不愿意寫作業怎么辦?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好方法去引導孩子寫作業,比如首先接納孩子的畏難情緒。想一想,我們家長有時候接到領導布置的艱難的任務都有些畏難情緒,所以理解孩子我們也是可以做到的。接下來使用花樣啟動法。比如跟孩子玩游戲或者將問題擬人化。
我最喜歡的是最后一章“父母的情緒管理”。畢竟,為了陪孩子寫作業而導致心梗吃藥也大有人在。健康,對陪孩子寫作業的父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的情緒管理非常重要。作者從三個方面說明如果陪孩子寫作業,忍不住情緒失控時可以這樣做:一是不要把憤怒當做控制孩子的手段。二是分清問題的歸屬。三是避免情緒失控。
那么,如何避免情緒失控呢?一、可以提前表達自己的情緒。二、讓孩子來監督我們的情緒。三、記錄情緒出發點覺察表格。
父母情緒管理還包括放松地實現對孩子的高期待。
當我們開始對孩子有了期待,內心有了想要達到的標準,再回看孩子的現實狀態,就往往會急功近利、對孩子失去耐心。
如果我們愛比較,這是我們需要去解決的課題。所以我們要覺察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為我們買單。
聽話照做去實踐這本書中的方法,真的讓我受益很多。起碼孩子真的樂意做作業了。家里少了我們的吼叫聲,孩子都很開心,每天主動寫完作業叫我們讀書給他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