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和一個朋友聊起結婚的話題,他說即使自己才20多,但已經不想開始一段沒結果的戀愛,感覺自己耗不起。
去年也有個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朋友說,自己要結婚了卻沒有很興奮的感覺,總覺得有點不甘心,可是已經把最好的年華和青春付出在這段感情里,如若此時放棄,又要從頭開始,無心也無力了。
辦公室里那位安靜的同事,前段時間還在和同桌悄悄說自己抓到男朋友出軌的聊天記錄了,吵架冷戰,才幾周而已,朋友圈卻看到了兩個紅本本,奉子成婚了。
我越來越搞不懂這個社會,只是感覺當代的年輕人活得越來越累,愈發沒有勇氣,不像自己倒更像個老年人了。
今年以前,我開口閉口滿腦子都是工作,最煩惱的事情也不過是自己做的工作到底有多少升值空間,何時我才能多賺點錢,努力一年,總算漸趨穩定,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終于開始卸下重重的危機感,有點時間和精力去修復因夜不能寐暴長的痘痘,卻又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下一座圍城。
喜歡的一個漫畫家說,生活就是一件事情完成了接著另一件事情再接著另一件事情再接著另一件事情。。。。。。
細細一想,確實有點道理,人每個年齡段想的事情會有差異,自然專注的事情也會有所不同。
可是21世紀的我們,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家庭還是社會,都身經百戰,看似百毒不侵,卻早已變成刺猬,弱不禁風的肉身下是自然形成的保護殼,既不能輕易走出去,也不會隨意讓人走進來。
身邊的人和事,讓我們感受領悟,也同時讓我們對很多事情失去信心,恐懼不前,抑或自我防御能力升級,直到可以徒手打怪獸。
有時候知道得越多,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畢竟越理性,越安全,卻也越偏離人類,被自己孤立。
我們逐漸被自己孤立,形成一座孤島,別人望不可及,自己也找不到出島的航船。
《綠皮書》中那位司機說,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但他不明白非黑非白的感受,所以一向自視高貴的鋼琴家終于忍不住滿腔怒火,在雨夜中沖下車,大喊道,我不夠黑,也不夠白,那我到底是誰?
是黑還是白,其實在他真正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時候,一切已然明了。原來他既可以黑,也可以白。
也許我們只是還沒有發現和接受自己,所以既融入不了黑的環境,也進入不了白的世界。
人生路漫漫,每件事都可能成為一個學習成長的里程碑。但發現自己越來越好的跡象便是更多反省自己的次數,更少的情緒失控,更寬的思考角度,更細的發現生命里的小確幸。
繼續修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