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熟沙家浜老作家徐耀良出了一本新書,他打電話要我的快遞地址,他想寄一本書給我。我說,我也有幾本書要送給你。陽澄湖與沙家浜相距很近,開車上高速只要十幾分鐘。于是,我對他說,我去沙家浜找你。他說,好啊,我在沙家浜紅石社區(qū)等你。
紅石社區(qū),我去過幾次的。有一次,南京王慧騏老師來,我們一塊在紅石社區(qū)喝過茶。
徐耀良是常熟沙家浜鎮(zhèn)文化站的老站長,可以說今天沙家浜那么有名氣,有一部分功勞應該歸功于他,因為他是沙家浜文學的開路先鋒,他為沙家浜發(fā)表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shù),報告文學《美麗富饒沙家浜》發(fā)表在《鐵軍》雜志,紀實文學《叛逆者》在上海《大江南北》雜志連載。他先后出版《沙家浜演義》等著作20部,編纂志書10余部,事跡被收錄《中國新時期文化界名人庫》。
上午10時許,我來到了紅石社區(qū)。徐耀良的辦公室在二樓,所以我徑直向二樓走去。他年過七旬,早已退休,但沙家浜鎮(zhèn)需要徐耀良這樣的寫作人才,所以特地在紅石社區(qū)留置了一間辦公室給他,他每天要到這個辦公室收集資料,或者上網(wǎng)寫作。
我真的在紅石那個辦公室見到他,他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簡書大咖來哉。”原來他也是簡書作者,他的簡書名叫余光。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還在簡書寫作,真為年輕的簡書作者樹立了寫作的好榜樣。
讓我感動的是,他每天在朋友圈會轉(zhuǎn)發(fā)我一篇文章。這種真情在這個喧囂的世界彌足珍貴。
我把自己的幾本書遞上。
他把一本新著遞給我,說:“書上我已簽好名哉?!?/p>
我看見了這一本新書名叫《聚集紅石村》。
他說:“這是一本紅石志書,有中國文藝聯(lián)合會副主席高保國主編的?!?/p>
我當即翻閱起來,看到書里都是紅石歷史的文字。我說:“寫這種志書很吃力的,主要收集資料難,還有的地名能叫得出名字,但不一定寫的出來?!?/p>
徐耀良笑一笑說:“這個情況經(jīng)常遇見的,那只好翻字典?!惫晃以谒霓k公桌上看到了一本厚厚的字典,看那字典已經(jīng)被翻得紙張卷了。
在他的辦公桌上我看見一本連繪畫,他說這是十年前他編著的,你喜歡這一本就送給你。我對別人說我書,是不會說客氣的,我對他說:“這個是紅色書,又寫的是沙家浜,這個連繪畫應該能夠傳下去的?!?br>
他說:“這個連繪畫賣的很好,到沙家浜景區(qū),有游客會買,同時在網(wǎng)上也賣的不錯。近幾年我曾想再搞幾本連繪畫出來,但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p>
吃飯時間到了,他非要請我上飯店,我說我與他人已經(jīng)約好飯局,其實沒有。真實的原因是,你想天那么熱,我真不想麻煩這位老作家,我們相約等秋天相聚沙家浜,或者陽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