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兩天閱讀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的前五章。這本書和上個月讀的《給教師的68條寫作建議》有所不同,這本書是關(guān)于心理學(xué)類書籍,以蛤蟆先生幾次看心理醫(yī)生為故事線索而展開。
第一章:整個人都不太好
1. 鼴鼠感到幾乎沒法做自己,因為他總活在河鼠的影子里:要是他們?nèi)澊?,河鼠總是會對鼴鼠說鼴鼠劃得不對,比如拿槳的姿勢錯了;等把船停好了,河鼠又回檢查纜繩,確保鼴鼠系對了繩子,還雷打不動地非要把繩子在柱子上再繞一圈。
2. 問題是,河鼠還真的比鼴鼠能干。論劃船,河鼠劃得更好;論打結(jié),河鼠繪會打更多的花樣(他甚至?xí)蛩姆浇Y(jié)),而他也確確實實在照顧鼴鼠??杉幢銚碛辛撕邮筮@般友誼和善意,鼴鼠還是不滿意。他寧愿河鼠不要總這么干,能允許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哪怕做錯了也沒關(guān)系。
第二章:摯友前來幫助
1. 鼴鼠意識到,蛤蟆現(xiàn)在臟兮兮的樣子背后,是精神和內(nèi)心經(jīng)歷的重大變化。以前的他穿著時髦、偶爾打扮夸張,看上去神采奕奕,充滿活力和生趣,活脫脫是一只非凡的蛤蟆。扎眼的花呢夾克衫、寬松的燈籠褲,還有粉色的利安德劃船俱樂部蝶形領(lǐng)結(jié),完美配合了他蹦跳的步子、招搖的身姿?,F(xiàn)在這只不洗澡、不梳洗、毛衣上還粘著食物殘渣的蛤蟆,到底處在怎樣的情緒狀態(tài)下?鼴鼠真不敢承認(rèn),以前總愛抹-點兒高檔古龍香水的蛤蟆,現(xiàn)在身上竟有些臭烘烘的。
2. 獾說,“我們沒必要 批評自己的朋友,但是(鼴鼠一直在等這個‘但是’)我一早就預(yù)料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蛤蟆身上有很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我就不贅述了,可他骨子里是軟弱、不安分的。一直以來,總有朋友給他忠告良言,明確告訴他該做什么??梢坏┥倭诉@些朋友在身邊,他便由著自己的性子,被愚蠢、病態(tài)的念頭牽著鼻子走。我這就陪你們一起去跑這趟好心的差事。必須有人不容置疑地告訴他,他得振作起來!”
第三章:初見咨詢師
1. 蛤蟆早已習(xí)慣人們同他說話,正等著蒼鷺開啟一場冗長的訓(xùn)誡,可什么動靜也沒有。這一陣沉默讓蛤蟆感到血液涌上頭部,仿佛房間里的緊張氣氛也瞬間加劇了。他開始感到相當(dāng)不舒服。蒼鷺依然看著他,終于,蛤蟆再也忍不住了。他哀怨地問:“你不打算告訴我該做什么嗎?”
2. 蛤蟆說:“我來這兒,是他們讓我來的。他們從報紙上看到了你的名字,說我需要咨詢?,F(xiàn)在我準(zhǔn)備好聽你的。不管怎么做,只要你覺得是最好的,我都會照辦。我知道他們都是為了我好。
3. “心理咨詢向來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咨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這就意味著,只有當(dāng)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取悅朋友們才想咨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合作?!?/p>
4. 蛤蟆不常做三思后的決定。他要不就在沖昏頭腦時做決定,以致追悔莫及,就好比以前他就有過一次,一眼相中別人的汽車,居然就不管不顧開走了。要不,他就照旁人說的去做,那個“旁人”通常是獾,結(jié)果就是讓自己感到無比悲慘。他倒是挺愿意去問明智的河鼠,“ 鼠兒,你覺得我該怎么做?”因為這么一問,責(zé)任就從他的肩頭卸下了。
第四章:抑郁的原因(第二次見心理醫(yī)生)
1. 周二總算是到了,蛤蟆走在去往蒼鷺咨詢室的途中,心 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雖然他對蒼鷺的感覺一言難盡, 但終于可以見到咨詢師了,這讓他倍感寬慰。他又感到焦慮,想著這次咨詢中可能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為了能獨自前去 咨詢,他已經(jīng)向朋友們爭取了好久。可要說蛤蟆從第一次面談中學(xué)到了什么,那一定是這個道理:必須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來越清楚地認(rèn)識到,他最好盡快“長大成人”。
2. “我感覺自己好像沒什么價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不像河鼠、鼴鼠他們,特別是獾,他們都受人尊敬,而我卻像個笑話。雖然他們說我心腸是好的,也會逗人樂, 還說我大方到離譜?!昂眯牡母蝮±吓笥选?,他們這么稱呼我。沒錯,可我這一輩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過啥事兒呢?”說到這兒,蛤蟆突然哭了起來,一起一伏地顫抖著。
3. “我不太明白,”蒼鷺問,“為什么這會讓你感到不快樂?“因為他對我的態(tài)度。”蛤蟆答道,“當(dāng)然,我很想立刻告訴他我所經(jīng)歷的一切,還沒等衣服干,就開始跟他講我的歷險??伤堑珱]興趣聽,還說我吹牛,指責(zé)我‘寒磣、 邋遢、丟人現(xiàn)眼’,非要我去換身衣服,‘看 能不能像個紳士的樣子’。你想想,我們幾個月沒見了,可他居然用這種態(tài)度跟我說話!
4. “那么,你是如何回應(yīng)河鼠的?”蒼鷺問?!拔蚁?,還是用同樣的方式吧,也就是盡力安撫他。我記得自己在他面前苦苦哀求的樣子,我說我真是個剛愎自用、任性胡鬧的家伙,我保證從今往后一定會謙虛恭順?,F(xiàn)在回想起來,真的太難堪了,我當(dāng)時怎么會這么對他說。可我就是什么都說得出口,只要能讓別人不再對我生氣、不再痛罵我就行。特別是河鼠,因為我把他當(dāng)朋友?!?/p>
5. 蛤蟆立刻答道: “首先,獾長得又高又壯,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每當(dāng)他拿嚴(yán)厲的目光看著我,我就會想起我父親,永遠都在批評我的父親??傊?,不出我意料,獾把我從頭到尾地責(zé)罵了一通。我現(xiàn)在還記得他說的每一句話:‘蛤蟆,你這討人厭的壞東西,你不覺得害臊嗎?想想你犯的事兒,你父親要是活著會怎么說你!”他的指責(zé)讓我特別難過,我一下子哭了出來,什么話也說不出來?!?/p>
6. “可好像那樣還不足以羞辱我, 獾接著說,我父親讓他不要告訴我,因為我現(xiàn)在還清楚記得他說的話——‘他是個好孩子,可生性輕浮普變!’在場的人們都看著我,我只好擺出一臉無畏的樣子,胡說了一堆話來掩飾我的尷尬,可其實我內(nèi)心覺得被狠狠羞辱了。”蛤蟆停了下來,回想著那些不快樂的往事。
第五章:成長的寓意(第三次見心理醫(yī)生)
1. 只要蛤蟆找到了詞匯來形容自己的所思所想,蒼鷺就會傾聽并理解他。蒼鷺沒能理解時會如實相告,蛤蟆就必須拽尋其他的詞句來更準(zhǔn)確地表達意思。不知怎的,蒼鷺傾聽并不斷向蛤蟆發(fā)問的方式,使得蛤蟆覺察到了自己的種種想法和感受。漸漸地,他開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審視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這樣做。換句話說,蛤蟆開啟了學(xué)習(xí)模式。
2. “如果我要告訴你什么是兒童狀態(tài),就得切換到老師的角色去。老師不同于咨詢師的一個地方就是,老師用講解模式,而咨詢師用傾聽模式。如果我能成功教會你理解,兒童自我狀態(tài)’,你就能用這些概念來探索自我和你個人的經(jīng)驗了。記住,能實踐的理論才是好的理論。”
3. 他開始了講授。“ ‘兒童自我狀態(tài)’,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跡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剛出生時,我們只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時,這些基本情感逐漸發(fā)展演變成更微妙、更復(fù)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正因為這樣,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fā)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yīng),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樣去行動和感受具體的情形和場景因人而異。
4. 兒童的基本情感
5.兒童自我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