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1日,星期一,陰
前幾天,我有感于春節期間禁放煙花爆竹,寫了一篇文章《沒有鞭炮聲的春節》。誰知一篇文章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一
在文章里,我列舉了燃放鞭花爆竹給我們帶來的五大困擾,指出禁放鞭花爆竹是一個明智之舉。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許多人發表評論表示贊同和支持。
“講得好,完全贊同!持不同意見的人,只要你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會想通的?!?/p>
“沒有放鞭炮的春節,就是干凈的春節,污染環境必須禁止?!?/p>
“現在的鞭炮不是年味兒,而是困擾!震耳欲聾!硝煙彌漫!讓人受罪!”
“一千年前過年就開始放鞭炮,因為沒有電,更沒有電視手機等現代化的娛樂手段!只能是打著燈籠,滿大街亂串,到處放鞭炮,才能感覺出過年了。如今過年,電視手機響個不停,誰還有功夫往外跑!時代不同了,過年的形式也就不一樣了,這是正常現象,反過來非得過一千年前的春節,那才是傻子呢!”
“老百姓期待沒有爆竹聲的春節,還我一個文明祥和春節!”
二
但也有很多人表示了不同的意見。
“死氣沉沉的春節沒年味了?!?/p>
“不是傳統能延續幾千年的歷史么?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歸罪于一些傳統的事兒,不燃放煙花爆竹空氣就好了嗎?不燃放煙花爆竹城市就不產生垃圾了嗎?不燃放煙花爆竹經濟就發展了嗎?越是有歷史、有民族傳統的才有意義!”
“春節燃放鞭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幾千年都沒有污染環境和人民的生命敗產安全造成損失,現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以環境污染和人民財產成了他們說三道四的理由,可真正污染環境的汽車財產安全造成損失最大危害人民的生命也是最大的確(卻)成了最文明的的了?,F在真是煤球都成白的了?!?/p>
“沒有了鞭炮和對聯,過年再不叫繼(祭)祖,光看春晚,和元旦有什么區別,元旦的時候,工地上就沒放假,晚上吃完飯,新年看完晚會,就睡了,第二天還要上班,有什么意思?;钪桑懒诉M火化場煉,活著就為了三噸(頓)飯,平(憑)什么化工污染,汽車尾氣污染,讓春節這幾天的鞭炮背黑鍋,您們的良心何在,天理何在。”一看這一條可能是一位農民工兄弟寫的。
三
有些人評論還比較客觀,也提了一些好的建議。
“學習我們這,大年三十、初一、初五、正月十五可以放,其它時間禁放,這樣既熱鬧又有人性化,我給我們這的領導、百姓拜年了。”
“平時有不少專家絮絮叨叨出來講這講那?,F在輪到他們研發一種能爆響的電子鞭炮,聲音要差不多一樣響,沒污染,文(那)樣多好,我想這技術難度也不難,應該不在話下吧。既可代替鞭炮,又做到了零污染?!?/p>
“建議國家每家每戶發放一個電子鞭炮,聲音稍微響點的,帶電光的。那年味不就又回來了。科技這么發達,辦法總比困難多!”
四
而有些憤青不僅錯別字連篇,而且粗話不絕于口,讓人感覺到其素質的低下。
“幾百人在評論區罵你,你大過年的,捧臭腳,掛白霜,叫人罵一頓是不是很爽,家人人遭殃是不是你樂意看到的?!?/p>
“鑼鼓喧天不是操(噪)音更大嗎?蠢才!”
“寫這文章不食人間煙火書呆只(子)?!?/p>
五
對一件事情,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可以贊同,也可以反對,更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但不能因為別人的觀點與你不一致就打擊辱罵,甚至進行人身攻擊。好像自己就是正義的化身,別人說什么都不對。其實這才是小人的做法,更是無知的表現。
過去,我可能會因為這些人的不理智言論而生氣?,F在看著這些,只會輕輕一笑。畢竟我們都是有涵養的人,不會和小人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