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講混合運算解決問題,同樣類型的題已經講過好多次,還是有很多學生錯。然后我開始反思,是講解沒到位,還是學生不認真聽。后來我發現自己上課的語速比較快,慢慢講時學困生可能還聽不懂,講的快時他們更聽不懂。
班級有3個層次的學生:好,中,差。講得慢, 好學生會疲倦;講得快,學困生會跟不上。講課的節奏,確實很難平衡。但在快與慢之間,我最終選擇了快。有時候內容多,講得慢,時間會來不及。而且如果講得慢吞吞的,節奏緩和了,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容易分散。但因為快,有一批中等以下的學生會跟不上,造成沒有聽懂知識點,反映在試題中屢次出現錯誤。
我發現自己還有一個習慣:不太喜歡板書。我怕板書了,會拖沓,節奏被破壞了。更喜歡一邊在教室里走動,一邊讓學生聽記。如果在一個學習程度好的班級,這種方式會培養學生更加獨立的學習習慣。但是,在一個中等生居多的班級中,他們很多都記不下來。這就形成了一些知識點的盲區,產生了知識漏洞。這些漏洞累積在一起,就會反映在試題中。
學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出現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從錯誤中發現問題,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這個系統更優化高效,教學才能真正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