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學習力課程概述
1、幾種常見的錯誤式學習方法
A、順序式學習:比如說按書的順序從頭到尾學習,這種方法雖然常用,但并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①缺乏整體概念(先有一個整體的模糊概念,再梳理局部更好,而順序式學習是無法讓人先理解整體的);②容易中途放棄(得不到反饋,好像在走一條看不到終點的路,容易沮喪和放棄)。
B、案例式學習:針對某一個具體的問題快速得到答案,帶著問題去學習,目的性強,見效快。弊端在于①不成體系(案例是有限的,問題是無限的);②容易遺忘;③范圍狹小
C、沖刺式學習:平時投入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到某一個節點開始沖刺學習。弊端在于①容易遺忘;②很難學透(只停留在表層理解);③效率低
2、學習力提升的整體框架
生理方面(鍛煉、作息、規律等)
心理方面(道德許可、正向激勵)
方法論(刻意練習法、三步快速學習法、構建和管理知識體系,學習資料的搜索,判斷和篩選)
第二課? 學習的基本過程
1、學習的8個步驟
方向:確定自己要學習什么東西,和職業規劃,人生規劃相關
資料:尋找資料,瞎找一通找的資料,結構不系統,覆蓋不全面,內容有重疊,很難有效提升。知識是網狀結構,應該是聯結的。
篩選:篩選有效資料。學習資料就是我們自學過程中的老師。錯誤的知識會有負面影響,所以資料的篩選很重要,選擇正確的好的最適合的資料
認知——認知獲取:最核心內容。
①看懂聽懂≈認知獲取(知道了一些概念/信息/方法,知道他們大概可以用來解決什么問題,而這些東西你過去不知道);
②認知獲取是學習的開始而不是學習的結束;
③明知識AND隱知識。明知識(最重要最核心,白紙黑字寫出來的)隱知識(未寫明,但在體系中的)——如何獲得隱知識:A請教前輩達人;B查詢“百科全書”(使用幫助,操作手冊等);C多次實際操作。
④工作記憶(不易遺忘,靈活應用,效率很高)AND非工作記憶(容易遺忘,淺層應用,效率較低)。比如說專家與非專家,新手司機與老司機。觀點:碎片化學習是不成體系的,僅能達到認知獲取階段,而之后最重要的固化等學習階段被省略了,只能作為補充手段。
消化——認知消化:獲取新概念或信息→了解能解決什么問題→了解為什么能解決問題
固化——認知固化:將新掌握的新概念/知識/信息,從非工作記憶網工作記憶推動的過程。②如何固化:A反復大量的聯系;B背誦記憶;C持續學習關聯知識
模式——模式建立:構建解決問題的模式,利用老知識老網絡,解決新問題。
拓展——模式拓展:拓展知識結構,聯結并拓展知識體系。
第三課、三步式快速學習法
1、快速建立領域整體認知
知識網狀,整體認知更重要,當你知道大象整體什么樣子,再去討論細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體怎么做——
①找到(這個領域相對比較全面的,權威的)規范教材
②閱讀目錄,繪制知識點結構的思維導圖
③速讀(整本書快速翻一遍)
④再次閱讀目錄及圖
⑤默認繪圖(靠回憶和理解自己重畫思維導圖)
⑥修改優化(如果差別太大,再次閱讀理解,不求完全一樣,到基本沒有太大偏差為止)
達到的效果:①了解全貌;②了解結構;③大概知道如何使用(感性認知)
2、解決問題為導向,感性了解知識點,初步構建網絡
①搜集整理案例
②嘗試解決問題(憑借速讀回憶和大綱導圖,自己嘗試解決案例問題,A情況:完全沒有思路,看案例答案,復習模糊知識點;B情況: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和思路,翻開書去復習模糊的知識點,再來繼續解題解決問題;然后下一題,如此反復)
③復習模糊知識點
④最終解決問題
⑤寫下解決問題的所有知識點
3、刻意練習,補充隱知識
①回歸本源(所有案例解決完,再回到書本,順序式認認真真細讀)
②刻意練習(對于相關性的技巧/操作/知識點,進行大量相關的基礎的刻意練習)
③補充學習(尋找閱讀大量輔助性的文章/書本,對知識進行補充拓展)
案例:新手學PPT
第四課、刻意練習
1、刻意練習是什么: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傳統學習方式↓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建議閱讀
2、刻意練習的原理
①穩態原理:人類非常強的適應能力,人體總是傾向于呆在穩定的環境之中,當外界環境變化時,身體會調整狀態(長繭,肌肉)適應變化,以便能重新回到穩定的狀態。重點是不只身體有這樣的適應能力,大腦也有這樣的適應能力。大腦會去變化應對挑戰,以便重新回到穩定狀態,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力”提升了。而在大腦變化的過程中,“刻意練習”是變化方法最快,變化質量最高的一種方式。
②心理表征:心理表征的質量和數量,是牛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心理表征就是,與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問題,觀點,信息或者其他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
***【心理表征的概念
心理表征,是一種于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個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心理表征越豐富,我們對這個事情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就更強。
我的理解
比如說十年之前,我們說羊駝的時候我們只認得羊和駝這兩個漢字,他具體是個什么東西我們并不知道,所以這兩個字很快我們又不記得了。但是到了現在我們說,我羊駝就是草尼馬的時候,大家馬上會浮現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它是什么樣子,他喜歡什么,它代表著什么意思。很快,羊駝這兩個字就在我們記憶當中固定生根了。這就是心理表征的應用。】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個門道就是內行的心理表征,特定情況特定領域下,牛人如同直覺一般迅速而準確的判斷,就是因為心理表征的緣故。】
3、刻意練習兩大要求:
①不斷打破穩態:設立適當超出能力的目標,迫使身體/大腦不斷打破固有的穩態以適應新的變化,適應變化(達到目標)又回到穩態后,繼續設立適當更高的目標,不斷重復,在這樣的過程中進步。
②構建和改進心理表征:把一個大的難度高的目標,打散成若干小的簡單的可以實現的小目標,通過大量重復性訓練,徹底鞏固、固化相應的小技能,再把他們整合起來。在這樣海量的練習中,去構建出一種心理表征,再通過反饋機制判斷現有的心理表征,如果不夠完善,那么就繼續優化。
4、刻意練習怎么做?六步走
①找一套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
②突破舒適區,不斷適度挑戰自己。
③不斷拆分任務,化難為易。(耗時不長,難度適當超出現有能力,很方便進行大量重復操作的任務)
④良好的目標感。
⑤反饋機制。
⑥產生和改進心理表征(大量練習)。
***(指導老師的重要性)
科學有效的拆分目標,制定計劃,提供反饋,調整改進。有條件的話當時是找到合適的指導老師最好啦。
***
案例:如何設計自己的刻意訓練的體系(以寫作為例,寫作訓練營)
一、拆分大任務
將寫作拆分成(詞匯,句子,邏輯,技巧,類型文等等……)
二、設計訓練方法
根據每一個小任務設計耗時不長,難度適當超出現有能力范圍的,很方便進行大量重復操作的小任務
三、突破舒適區,循序漸進
每一個小任務又匯總起來,循序漸進去做,又成為一套完整科學的訓練方法。
四、大量重復性基礎訓練
五、反饋
自我評價、網友評價、作業點評
六、反饋促成了心理表征的產生和改進。
***
5、刻意練習的實施要點
①克服錯誤的認知(基因決定論,時間積累論,努力至上論)
②務必走出舒適區(訓練適當超出能力,步子不要邁太大導致不愿意做)
③盡量找到好導師(好的導師、學習材料、指導課程)
④次數和質量并重(時間短,次數多,有質量,能改進)
⑤一定要有反饋機制(找不足,查原因,想辦法,必改正)
第五課、學習資料的搜索,篩選和管理
1、分類
2、搜索
搜索技巧①——搜索指令
A按網站搜索: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搜索內容+空格+size:douban.com(比如要搜索豆瓣中懸疑電影的內容,輸入如圖中所示即可。)
B按格式搜索: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搜索內容+空格+filetype:pdf(任何你需要的格式),即可搜索出相關格式內容,同時右鍵可以下載保存。
C排除式搜索:如何排除不想看的內容?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搜索內容+空格+-不想看的內容,就可以排除了
D精準式搜索:用英文雙引號+想搜索的內容,比如"懸疑電影推薦"就會搜索出來比較精準的信息
組合式搜索發:intitle: "懸疑電影推薦"? intitle+英文冒號+空格+英文雙引號+搜索內容,即可搜索出標題精準包含搜索內容的資料。
搜索技巧②資源點到資源的搜索思維:
A思考寫資料的人可能會用什么關鍵詞
B比起直接找資源,先找到提供資源的優秀網站更好(比如找PPT先找PPT有哪些好的網站)
3、如何尋找好的資源、教材書籍
資源書籍分類
基礎類教材:建議準備1-2本
應用類教材:建議覆蓋越全面越好
查閱類教材:建議1本足夠好的就差不多了
方法:
①高手推薦
②KOL推薦
③高質量書單
④問答網站
⑤定向搜索
3-1、如何判讀教材、書籍的質量
①書評(比如說豆瓣、知乎評價等等)
②看出版社
③看作者口碑
④看是編還是著(“著”的書原創度比“編”稍微好一些,“著”即原創,“編”即采集編輯)
⑤看再版次數和印刷數量
⑥問老手大咖
4、快速閱讀整理文章
善用筆記工具(有道筆記,印象筆記)
打造屬于自己的收藏夾/素材庫(善用網頁云收藏夾)
5、如何管理學習資料
①實體資料電子化(電子筆記,資料掃描等)
②電子資料分類標簽化
③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體系
第六課、知識的領域和結構
1、學習就是關聯的過程
——概念和物體、行為之間的關聯
——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聯
可以理解的輸入才是有效輸入
2、知識領域和知識結構
3、四個方法
A、主題學習(某一細分領域短時間內進行高度集中學習+刻意聯系、通過三步式學習法將這一知識領域解構成幾部分,逐個擊破)+拓展學習(弱相關領域的拓展閱讀)
栗子:PPT的學習課程,主題學習:PPT的基礎操作+PPT的排版訓練;拓展學習:攝影知識、平面設計等輔助學科
B、i+1學習法。i代表現有能力,+1代表稍微超出,找到比自己水平高一點的教材/輔導進行學習;
栗子:英語i+1學習法:①測試詞匯和閱讀能力;②尋找分級閱讀教材;③逐級往上閱讀
C、費曼學習法。
理解→講解→是否卡殼
費曼學習法補充環節:
①講解-理解測試環節
②講解-提問測試環節
③理解-做題測試環節
第七課、構建和管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善用在線筆記工具,標簽化、體系化管理
第八課:抽象思維能力的鍛煉
1、抽象思維能力:從具體特例到共同規律
2、抽象思維學習的過程
①觀察大量具體事務
②發現共同規律
③加以演繹變化
④找到提高效率、提升效果的方法
3、如何鍛煉抽象思維能力:
①兩步鍛煉總結歸納能力
1、找到大量素材句子,提煉句子中的關鍵詞
2、短句提煉段落、文章中心思想
②抽象歸類訓練
1、分析具體事務
2、提煉上一層分類
栗子:蘋果→水果
③抽象歸類拓展訓練
某一概念的發散思維、反面思考和并列思考
④要素結構訓練
1、將問題不斷拆解、打碎
2、完整不遺漏
3、獨立不重復
⑤共同規律發現訓練
1、找到大量類似問題
2、抽象歸類要素解構
3、發現共同規律
4、抽象思維+刻意練習
針對知識點,大量“重復”解題,遇到不會的跳過
第一遍:歸納+結構題目(考了哪些知識點,如何考)
第二遍:攻克“不會做”的題目
為啥不會做?
知識點遺漏→重新復習
知識點沒吃透→費曼學習法
沒想到知識點可以這樣結合→多次刻意練習
適用于考試和技能訓練
第八課、身體、環境和學習
1、體系化學習和碎片化學習:體系化學習的要素
時間足夠長
過程要完整
資料有體系
學習有規律
體系化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相結合
2、規律性學習
劃分區間(3個月-半年)
確立主題
確立時間段
每日2~4小時
3、建立學習的儀式感
在每天2~3小時的學習中,引入不用花費很長時間很大精力的儀式,儀式感有助于保持學習習慣
4、為學習設計激勵體系
第十課、整合學習流程
1、整合流程
①建立整體認知(快讀基礎教材、尋找輔助學科、判斷知識分類)
②分類知識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記憶類知識(一次記透不如多次重復,歸納總結,納入情景)
操作類知識(能做、做的更好(更快、更省力、更準確))
邏輯類知識(歸納、演繹,數量足夠多、覆蓋足夠全面,基礎理論知識點要熟知)
2、并行記錄
①優化學習條件
②記錄和管理好知識庫
附錄:一些好用的小工具
微信公眾號的導航以及推送網站,可以在這個網站上通過PC完整查看一個公眾號
查看微信最熱門文章等
OFFICE官方模板網http://office.mmais.com.cn/Template/Home.shtml
PPT模板網站http://www.pptstor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