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泛黃的燈光下,四個小姑娘擠在一張床上,聽著田連元的說書《水滸傳》,漸入夢鄉。不一會兒,床上熱鬧起來:這個翻個身,胳膊搭在那個肩上,那個也翻個身,小腿壓在這個身上,又一個使勁兒蹬蹬蹬,被子滑落,半個身子露在外面......
? ? ?這是我家某個周五晚上的場景。從四五歲開始,每到周末,小女兒盈盈的小伙伴就會來家里過夜(據說是因為我太招孩子待見),兩個,三個,有時候就像上面一樣,一張床上睡四個。前半夜孩子們總愛翻身蹬被子,此起彼伏,我只好橫著睡在她們的腳頭,不停地起來給她們塞胳膊塞腿蓋被子。
? ? ?雖然有些辛苦,我卻仍然高興,因為她們是盈盈的發小、閨蜜,我一直向往的關系。小學、中學、大學時,我也曾經有要好的朋友,但都是階段性的,升學或工作后大多失聯或聯系很少。倒是侄女子依,從小和我要好,上了大學,我們無話不談,她的心事,大的小的,快樂的不如意的,都會第一時間和我說,那感覺就像是我的忘年閨蜜。大女兒笑笑呢,也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閨蜜,但閨蜜小升初擇校搬到了別的地方,只有放假才能見著面。
? ? ?盈盈比我和她姐姐都幸運,有很多襁褓中就在一起的小伙伴。上了小學,小伙伴中有一些搬到了城里,但還有三個堅守陣地,仍然住同一片小區,以前上同一所幼兒園,去年又上了同一所小學(盈盈和其中兩個竟然分在了同一個班),每天一起放學,一起打羽球滑輪滑練游泳,一起唱歌跳舞學京劇,一起進城看劇看芭蕾聽音樂會。她們形影不離,個性卻各不相同,也有拌嘴生氣抹眼淚時,常常是玩著玩著吵起來,吵著吵著又玩起來。
? ? ?看著盈盈和她的小伙伴們,想起繪本書《青蛙和蟾蜍》(Frog and Toad)。去年盈盈在家附近的親子悅讀館借過,連續讀了一個星期,特別喜歡。前幾天大V店促銷,于是下單自己買了四套,一套收藏,一套準備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的小伙伴們。到貨后,拿起來細細地讀,心里暖暖的,越讀越喜歡,便想要寫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 ? ? “青蛙和蟾蜍一起去散步。他們走了好長一段路。他們穿過大草地,他們走進森林里,他們沿著河邊走啊走的,最后他們回到了蟾蜍的家?!娴姑梗 蛤苷f,‘這一趟不但把我的腿走酸了,外套上的扣子也走掉了一顆?!嗤苷f:‘別擔心,我們可以順著剛才走過的路,回頭去找啊,很快就會找到你那顆扣子的。’他們回到大草地,開始在深深的草叢里找那顆扣子?!?/i>
? ? ? ......
? ? ? “‘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扣子,卻沒有一顆是我的!’蟾蜍氣呼呼地跑回家,把門狠狠地一關。你猜怎么樣,他看見那顆白色的、有四個洞的、又大又厚的圓扣子就在地板上呢?!?!’蟾蜍說,‘原來它一直在這兒,我卻給青蛙找了多少麻煩哪。’蟾蜍把口袋里所有的扣子都拿出來,又從架子上拿來針線盒。他把那些扣子這里一顆那里一顆地,都縫在他的外套上了。第二天,蟾蜍把外套送給青蛙,青蛙覺得它好漂亮。它穿上這件外套,高興地跳了起來。上面的扣子卻一顆也沒有掉,因為蟾蜍把它們縫得很牢很牢。”
? ? ? ?這是《青蛙和蟾蜍·好朋友》里的一個故事“一顆遺失的扣子”。青蛙和蟾蜍,就像盈盈和她的小伙伴們,個性大不一樣:青蛙沉穩大度、細心體貼,總是不急不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蟾蜍脾氣急性子躁,有點兒小懶惰有點兒愛生氣,率真又可愛。他們如影隨形,總是“在一起”,彼此陪伴:一起一遍一遍地嘗試,終于放起了風箏;一起一邊念叨著“意志力”,一邊一塊一塊地吃餅干;一起聽恐怖故事,感受“顫抖的滋味”;一起挑戰大蛇、老鷹、山崩,享受“勇敢的滋味”;一起各自偷偷跑到對方院子里清掃落葉,想要給對方一個驚喜;一起在大樹的樹蔭下,吃著他們的巧克力蛋卷冰激凌;一起“單獨”坐在小島上,吃那被泡濕了的三明治.......
? ? ? 青蛙和蟾蜍的友情故事,尋常而溫暖。與青蛙和蟾蜍一樣,和小伙伴在一起,成了盈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她今年春節后開始寫日記,到現在已經近2個月。她喜歡和我分享她的日記,我也因此分享到她的快樂。她在日記里寫得最多的便是她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的場景,包括誰生氣了誰哭了又怎么和好了,最后的結尾總是“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今天過得真高興”。孩子的友情世界是這樣有趣美好!
? ? ? 回到《青蛙和蟾蜍》。中文版一套四冊,包括“好朋友”“好伙伴”“快樂年年”“快樂時光”,每冊五個故事。作者是美國知名童書作家艾洛·洛貝爾(Arnold Lobel)。洛貝爾1933年出生于洛杉磯,大學就讀于紐約布魯克林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美術專業,畢業后作為插畫師為其他圖書配圖,大約30歲時才開始創編故事。他曾評價說,自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插畫師,但在文字寫作方面,不過是“幸運的外行”。
? ? ? 然而,這個“外行”作者卻創作出了《青蛙和蟾蜍》這樣的杰作。真實溫馨的身邊故事、樸實幽默的文風,簡單重復的文字,再加上簡潔有趣的生活場景配圖,洛貝爾帶領孩子輕松自如地由圖畫閱讀進入文字閱讀。
? ? ? 在美國,《青蛙和蟾蜍》也是家喻戶曉,被公認為經典的橋梁書,先后榮獲凱迪克銀獎、紐伯瑞銀獎、美國圖書館協會杰出童書獎。它也被選入美國知名分級讀物《I can read》第2級(HarperCollins US出版)。這一級的定位就是橋梁級,小朋友能自主閱讀部分文字,但仍然需要家長陪讀。有一定英文基礎的孩子不妨找來讀一讀。
? ? ? 中文版由臺灣信誼基金出版社引進,譯文非常好,簡練幽默,做到了“信達雅”。譯者有兩位,其中一位是已故去的臺灣著名兒童文學家潘人木女士,她曾任臺灣省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總編輯,退休后在臺灣英文雜志社主編《世界親子圖書館》。
? ? ? 在上述四冊之外,《青蛙和蟾蜍》其實還有一冊叫“一起唱”(All Sang)。這本書也是洛貝爾編繪的,他的女兒Adrianne Lobel在他去世后發現了手稿。Adrianne從事舞臺設計、戲劇制作,她給“一起唱”的插畫上色(較之前四冊更加鮮艷明快),整理成書,于2009年出版。目前這一冊尚未有中文版。Adrianne還根據《青蛙和蟾蜍》制作編排了音樂劇《A Year with Frog and Toad》,2003年在百老匯演出,并開始在全國巡演。
? ? ?1987年,洛貝爾因心臟病去世,一生創編、繪圖的童書70多本。除了《青蛙和蟾蜍》,他的很多其他作品,如《老鼠湯》(Mouse Soup)、《貓頭鷹在家》《Owl at Home)也都非常好,不過目前只有繁體版。
? ? ?去世時,洛貝爾曾在《紐約時報》刊登過一則啟事:如果你想念我,請不要設立基金會、獎學金、紀念碑,諸如此類,請你看我的書,因為我就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