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1942字】
這本書很厚,它不但非常詳細地介紹了轉念作業的具體方法,里面還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案例,是拜倫凱蒂在帶領個案做轉念作業時的具體對話。讓你代入那樣的情境,去看到轉念作業如何一步步地讓“案主”從痛苦中跳脫出來,感受到自由。
它涵蓋了各種主題,如婚姻和家庭生活,工作和金錢,潛在信念,身體和上癮,最遭境遇等等。你可以從頭開始讀,也可以去到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和章節展開閱讀。
這是一項很實用的工具,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開始深入內心,一步步看到潛藏的盲點和負面信念。去突破舊有的模式,獲得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隨你選擇。靜下來,給到自己空間,去和自己對話,感受內在的想法和信念。你會發現,答案都在我們的內心。
作者說,“你要對還是自由?我想要自由,于是我總是拿起筆做一念之轉。”
清除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審視壓力背后的那些想法。用“反躬自問”和“反向思考”,讓你發現那些你信以為真的想法全都扭曲了事件的真相。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愿去看真相時,就會產生痛苦。而事實上,真相往往比你以為的更仁慈。
(一) 拜倫凱蒂的故事
拜倫凱蒂是世界知名的心靈導師,她是“轉念作業”的創始人。她的理論曾影響了包括著名身心靈導師如埃克哈特。托利(《當下的力量》的作者、韋恩戴爾(《正能量》作者)等數千萬追求心靈成長的人。
但30多年前的她,卻和一般美國婦女無異,結了兩次婚,有三個小孩,一份事業。她30多歲患上重度抑郁,長達10年都處于精神低迷的狀態,暴躁易怒、偏執妄想,后來更是絕望得足不出戶,被送到專門收容厭食癥婦女的“中途之家”。
某天清晨,凱蒂躺在地板上,醒來的剎那,她看到一只蟑螂爬過她的腳。她睜著眼睛看著它,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或怎么了。正是那一刻,她體驗到了從此改變她一生的了悟。那年她43歲。——
后來的她回憶說“那一刻,根本沒有“我”的存在。我所有的憤怒、曾經困擾我許久的想法、我的整個世界、甚至全世界都不見了。周遭的一景一物變得如此陌生,好像內在某個東西突然清醒過來,它睜開雙眼,透過我的眼睛看著四周的一切——一切美妙極了……我浸潤在喜悅之中,一切萬物都融在一起,沒有分裂,也無所不容,每一物都活出它自己。”
凱蒂回到家之后,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她煥然一新。人們開始猜測她發生了什么事,是否遇上什么奇跡。甚至特地來找她向她學習。
開始的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經過長時間的沉淀,她才逐漸描述自己的離奇經歷和感受。她常說是“反躬自問”幫她領悟出,她過去的所有想法都不是真實的。于是,她漸漸發展出“轉念作業”,開始巡回演講等幫助人們從當下的痛苦念頭里,獲得解脫和自由。
(二)轉念作業的具體實操方法(三大步驟:批評——反躬自問——反向思考)
1.?寫下你的批評。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任何讓你焦慮不安的情境,可能是某位讓你討厭、擔心、生氣、害怕、難過的人,如實寫下你的批評。(亦可參考下方的批評他人的轉念作業單,回答6道題,進行誠實批評)
填寫一位你無法完全原諒或讓你有心結、有情緒的人。回想當時的沖突場景,感受自己的憤怒或痛苦。此刻不必反省自己的表現,只是如實寫下你心里對那個人的不滿。
問題1:誰讓你感到挫折、憤怒或不滿?為什么?他有哪些地方你不喜歡?
(舉例回答:我對保羅感到生氣,因為他不肯聽我說話,不肯定我,我說的每件事他都要發反駁)
問題2:你要他如何改變,你期待他怎么表現?
(舉例回答:我要保羅承認他做錯了,并向我道歉。)
問題3:他應該(或不應該)做什么/想什么…,你想給他什么忠告?
(舉例回答:他應該照顧好他自己,他不應該老愛和我爭辯。)
問題4:你需要他怎么做,你才會快樂?
(舉例回答:我需要保羅聽我說話并尊重我。)
問題5: 此刻他在你心中是怎樣的人,請詳細描述一下。
(舉例回答:保羅不公正、傲慢自大、講話很大聲、不誠實、行事逾矩,而且不關心別人。)
問題6:你再也不想和他經歷什么事?
(舉例回答:我再也不要感受到保羅對我的不肯定。我再也不要看到他抽煙,毀掉他的健康。)
2.?四句反問
-那是真的嗎?
-你敢肯定那是100%真的嗎?
-當你持有那個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呢?
-當你沒有那個想法時,你會是怎樣的人呢?
3.?反向思考。
舉例:他不關心我。
反向思考1:我不關心他。
反向思考2:他關心我。
反向思考3:我不關心我。
從不同的反向思考中,去覺察內心的感受。
然后,發現潛藏在里面的禮物。
是你的想法讓你痛苦,而非事件本身。
真相,遠比你想象的更為仁慈。
(三)金句分享
1??你是要“對”?還是“自由”?
2??這是誰的事?上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事。
3??所有事情都是“為我”而來,不是“沖我”而來。
4??任何想法都沒有問題,問題在于你相信了那個想法。
事實永遠比我們編的故事仁慈些。
5??Loving what is.?愛如其是。愛你眼前事物,愛一切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