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閱讀,就是認字和理解文段語法的過程,只是滿足于對文段的基本理解。
二,檢視閱讀,略讀或粗讀和粗淺的閱讀,略讀或粗讀就是通過一本書的序言、目錄、后記、附錄來了解本書的架構和內容,由此來確定本書是否真的值得一讀;而粗淺的閱讀就是在遇到難讀的書籍時要先從頭到尾的讀一遍,無論書籍中是否有很難懂不理解的地方,首先硬著頭皮讀下去,不要因為這些難以理解的內容而停頓,略過難以理解的部分,將精力集中于可以理解的部分。在將全書讀完一遍后,無論收獲多少,接下來讀第二遍時,你第一遍的收獲都將會為你第二遍的閱讀打下基礎,會增進你對書籍的理解,在第二遍閱讀全書后,你對書籍的理解必然會更進一步,這樣一遍一遍下去,你將會對書籍獲得真正的理解。
(檢視閱讀確實說到許多我前期閱讀中所存在的問題,譬如說我在讀書前從來不會去先查看目錄了解書籍架構,從而對所閱讀的書沒有任何概念與理解,這樣腦海中沒有全書的脈絡,就無法有針對性的閱讀,反而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其次,對于難以理解的書籍,如前期一直想要讀完的《國富論》與《證券分析》,作為完全沒有經濟學基礎的工科生閱讀這兩本書就像是在讀有字天書,只知道每句話是什么意思,而不知道文章到底在表達什么,糾結于各種不理解的專業術語與文段章節中無法自拔,最終前期的激情消磨殆盡,從而放棄了閱讀,浪費了時間還一無所獲…)
最后加一張今天拍的藍天和笑臉…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