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記錄的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內容:(1)一般背景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聯系方式等。(2)來訪的原因。婚戀問題、子女教育問題、工作問題等。(3)現在的主要癥狀。癥狀的程度、發生時間、發生頻率。(4)家庭關系、人際關系、個人成長經歷、社會性活動等。(5)個人情緒、個人特征、興趣愛好、自我認識、常用聯系方式。(6)既往家族病史。(7)心理測試的結果。智商、情緒、身體健康狀況。(8)心理指導師對求助者的一般印象。外貌、儀表、情緒、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9)診斷、評估、評價的意識。(10)處理意見和指導方案。(11)指導階段以及效果分析。
二、每次的記錄怎么做?
(1)記錄來訪者的特征。比如來訪的時間,是否按時到,遲到了還是早退了,分別是多少時間,服裝與平時的差別,發型的變化,情緒和表情的變化。(2)將指導的主要內容簡明扼要的記錄下來,盡可能按求助者的語氣,以第一人稱來寫,可以逐條寫,也可以記流水賬,但要盡可能的反應當時的氣氛。(3)對指導中印象的總結。指指導師對求助者的反應、狀態、、印象、感受等。(4)綜合對指導中的話題、求助者的問題、談話內容。
三、匹配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主要有兩方面:(1)選擇合適的指導對象。合適的求助者條件a.智力正常b.年齡適宜c.內容合適d.人格正常e.動機正確f.信任度高g.行動自覺h.匹配性好。(2)調整指導關系的匹配程度。調試的基本思路是:指導師通過學習翻閱資料,或向資深指導師學習,盡量使自己能夠適應求助者,盡量使自己客觀、公正,接納觀點上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