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又要了吃吃吃的時候啦,我大天朝的節日向來跟美食掛鉤。
為了過春節,中國人發明了水餃;
為了過元宵,中國人發明了湯圓;
為了過清明,中國人發明了青團;
為了過端午,中國人發明了粽子;
為了過中秋,中國人發明了月餅;
為了過臘八,中國人發明了臘八粥。
還由此引發了甜咸粽子之爭、五仁月餅的口誅筆伐等等,生在一個吃貨的國度就是這么霸氣側漏。
其實除了中國,像日本、韓國、泰國等一些亞洲國家也過中秋節哦。
日本
把中秋節稱為月見節
日本人把中秋節稱為月見節,如今日本只有少部分地方保留著過“月見節”的習慣。
按照傳統習慣,節日這天居民都會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里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擺上瓜果、米團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于月亮的神話。
日本人過中秋吃的不是月餅,而是江米做的“團子”,它形狀各異,餡兒以豆沙為主。月見團子的陷料非常豐富,有栗子、綠豆、紅豆、芋頭、綠茶、蓮蓉等等,大多數口味是甜的。
韓國
中秋節吃松餅
在韓國,中秋節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和大多其他國家一樣,食品在各種節日的慶祝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松餅是韓國人在中秋節必吃的食物。“松餅”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內餡豆沙、粟肉、棗泥、毛豆、芝麻、板栗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
泰國
榴蓮月餅
泰國人把中秋節喚做“祈月節”。每當泰國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戶用甘蔗扎成拱門,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參拜月亮。 由于泰國是一個華裔頗多的國家,所以在這里也會提供月餅,尤其是這里的榴蓮餡月餅,是國內少見的。
越南
兒童才是主角
在越南,“中秋節”還被稱為“兒童節”。中秋節那天會舉行很多給小孩的活動。其中最特色的是玩燈籠。
越南人吃的月餅也不一樣。越南月餅很大,一個人吃不完,要把它切成幾塊,幾個人一起吃。越南人認為切開的動作代表共享的意義。一家每人吃一口,共享快樂和幸福。而華人制作的月餅較小,適合一個人吃的。華人傳統觀念中,不喜歡把東西切開。而且月餅有圓形,代表圓滿、團結的意思,切開就會帶來不吉祥的事情。
今年中秋碰上國慶,雙節加起來有8天的長假,想必各位已經都做好了出游或者探親訪友的準備了。
但是,雙節期間計劃出境旅游或者探親訪友的盆友們,有一點可千萬要注意: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與農業部聯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規定,含有蛋黃、肉類等成分的月餅,因存在攜帶禽流感、口蹄疫及其他檢疫性疫病疫情傳播的風險,禁止攜帶或郵寄入境。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對蛋黃、肉類制品入境也有明確的規定。
日本:假冒商品禁止入境
在未知情況下將假冒商品攜帶入境,若被海關查出,物品將會被罰沒。
韓國:畜產品禁止入境
禁止攜帶牛肉、豬肉、豬蹄、香腸、火腿、肉脯、醬肉等畜產品入境。如攜帶入境,須向韓國機場檢驗檢疫官申告并接受檢疫,違者將處以500萬韓元以下罰款。
美國:
新鮮、脫水或罐裝的肉類、肉制品都不準帶入境內,如果被查到的話,輕者會被沒收,重者則要收到處分。
加拿大:帶藥要有醫生處方
在加拿大,除了肉制品、奶制品,動物、植物及植物制品,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都嚴格禁止入境外。
歐洲:海味可少量帶入
歐洲各國在不允許出入境的物品名單上的規定標準相對統一,比如肉制品、乳制品和蛋類是禁止攜帶的,特別是牛肉及其制品,更是嚴禁攜帶入境。此外,各種蔬菜、生果、果皮、植物、種子、燕窩、魚翅及肉類均在禁止入境之列。
但對于中國游客來說,比較流行帶去送禮的如冬菇、鮑魚及干瑤柱卻可攜帶入境,但要特別注意其分量不要太大,否則也會被沒收。
所以無論你是想從境外帶月餅回來,還是把月餅送出境外,都要事先了解各國的禁限令規定,無論收發都應該遵守各國規定,防止郵寄的月餅被退回或銷毀,以免影響節日心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其實,除了月餅還有很多適合中秋探親訪友的伴手禮,譬如O2TEA新上架的這一款專為中秋節送禮量身打造的禮盒。
O2TEA正宗新會小青柑已在京東旗艦店上線:
地道新會小青柑,油室飽滿,柑香清爽怡人,一顆一泡,方便好喝。兩版禮盒裝,探親訪友的最佳伴手禮。
木盒?至尊版
紙盒?高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