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錢進”社會化營銷案例
P2P 金融平臺 “愛錢進” 的社會化營銷。我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策劃、文案以及結案等工作。
以下是正文:
場景營銷力是一種心智影響力——洞察消費者的使用場景,抓住消費者在該場景下的情感訴求點,把品牌和消費者的生活場景融為一體。
傳播難題:短期內打造靠譜品牌形象,實現突圍。
愛錢進品牌差異性:愛錢進擁有強大的企業實力,百里挑一的借款人篩選模式,小額分散的資金借貸模式,100%的本息保障計劃等,構成了其靠譜、專注、貼心、高收益的產品及品牌形象。
突圍障礙:但正如大多數廣告主面臨的問題,P2P 行業同品類有2000多家平臺,良莠不齊,加之各家傳播點集中,同質化強,消費者很難對理財平臺進行有效的認知和判斷;還有P2P行業具備高風險性特點,消費者對新品牌的信任度偏低;除此以外,愛錢進作為互聯網金融平臺,認知門檻較高,和消費者溝通品牌主張的難度比較大。
面臨這些難題,在詳細分析了其目標人群(社會中堅力量)在理財場景中的情感需求后,將視角聚焦到大城市里的普通人身上,挖掘他們對于理財的心理需求——尋求安全感。因此愛錢進拋棄了理財產品冷冰冰地強調年化收益率的品牌和產品賣點,將“靠譜”作為品牌最重要的關鍵信息和品牌主張——愛錢進,靠譜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安全是消費者選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最重要因素。但在與消費者溝通時,專業性較強的“風控”等詞匯根本無法真正觸達用戶。如何與消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讓消費者認知到品牌優勢?
【奶爸】
針對長期理財人群。每個家庭自孩子出生,便要開始給未來生活做長遠規劃。作為父親,標志人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青春年少時周游世界的夢想,只能淺淺藏在心底。這時候人們對理財通常熱情空前:也許,也許有一天,我們攢夠了錢,那時候你也長大了,能感受到旅行的喜悅,你也許跟爸爸一樣,是喜歡體驗新奇事物的人,那時候我們一起,還有你媽媽,就去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看看這世界真正的樣子。
【職場白領】
職場白領。畢業三年以內,剛剛實現獨立,開始有了少許結余,但買房買車還遙遙未知,未來的壓力都擺在眼前。現代社會,物質越來越豐富,新鮮的科技產品,最新的iPhone手機,奢侈品牌的包包、鞋,昂貴化妝品… 對于更好的生活品質的欲望與收入構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在這樣鼓勵提前消費的社會,不少人選擇向欲望妥協。于是年紀輕輕便出現財政赤字。不敢跳槽,害怕失業,每天在擔憂恐懼中負重前行。基于此,我們用了最普通的素人形象,展現輕快活潑的氣氛:年輕應該有年輕的樣子,踏實,愉悅,有序,生活穩步向一個可見的未來發展。
【大城市女白領】
2015年春節,微信推出紅包功能。一時導致全國便利店里的紅包滯銷。搶紅包也成了各個圈子里樂此不疲的日常游戲。我們緊貼微信“搶紅包”的這一細節場景,以“搶到紅包后的愉悅的心情”為切入點,移花接木般地用在了愛錢進的“每天都有入賬”這一場景上。我們模擬了女生的日常口吻:一天看手機數十次,就為了不錯過朋友的紅包,紅包大小代替了食物,朋友的贊賞,甚至工作的成就感,成為了左右情緒的調節器。搶到紅包的數額被你稱為日常的小確幸。現在好了,我有愛錢進理財神器,只需要花十分鐘,選擇一個適合我的理財產品,我每天都給自己發紅包。
【創業族】
“”創業族對于財產管理比普通人更為敏感,一旦出現問題,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買靠譜的金融產品,以極小的風險保障最大的收益。
從提案到執行,一個多月的周期。愛錢進作為一家創業不久的 P2P 金融平臺,要在市場、品牌影響力上都有所收獲,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這一套 campaign 在普通人看來有多少價值,能帶來大影響和轉化,我并不清楚。客觀評價自己的作品總是很為難的。
那之后的某一天,我無意想起了奧威爾的一句話:廣告其實是一種服務性行業。我想到身邊見過的可憐的底層勞動者。挑剔而多變的甲方。為了這看起來并不算復雜的四篇文案,我們曾至少準備了十數種方案,直到如今看到的這一套作品,可謂磨難重重,歷經艱辛。那是第一次在有選擇和沒方向之間徘徊難斷,從茫然無措到焦慮難安。deadline一天天逼近,早些年早考試中因為焦急導致小便失禁的記憶再次被喚起。清冷的夜晚,直到車流漸息,街道和樓宇完全被黑暗吞噬。失焦和空白的時刻。身體蜷縮著。耳膜被一陣嗡鳴聲占據,眼球上飛蚊癥般出現大面積的黑點。最艱難的時刻還歷歷在目。
我漸漸地和自己和解。或者說是妥協。廣告畢竟不是一種自發創作,個人意志會受到諸多阻力,完美的作品可遇不可求。最近一次在甲方的工作經歷,令我懷念過去那種生活。有人對舒適區所帶來的安逸無比眷念,有人樂于探索邊界。這其實只是一個選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