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精彩摘錄:
你知道嗎?在為成功而努力的過程中,大多數人專注的焦點都不是他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這千真萬確,很可能過去你也犯過這種錯誤。一旦這個問題得到糾正,你將很快獲得成功。
這個錯誤的策略就是專住于你的弱點,而不是你的強項。
大多數人對于專注的態度恰恰相反。他們找到自己的弱點,然后一直專注于這個弱點,想要強化自己的弱項。當讓他們忙于把自己并不擅長的事情做得馬馬虎虎時,他們便錯過了將這些時間利用起來做一些以他們的能力可以取得很出眾成績的事情。這便是平庸的原因。
當你做80/20分析時,通常你會發現給你帶來做多價值的20%是你已經在做的事情,只是你做得還不夠多。同樣,在尋找會幫你取得成功的策略時,聰明的做法是先考慮那些對你來說已經起效的策略,然后多運用這條策略,或者把它運用到更多的挑戰中去。
假若你想成為任意領域中那5%的勝者,你需要多做你擅長的事,少考慮要把你做不好的事做得更好這樣的問題。這非常符合邏輯,對嗎?如果你已經在一些事情上做得很好,那么再在上面多花一點精力,你就會把這件事做得非常完美,你就能把大多數同樣做這件事情的人遠遠地甩在身后。
【Step2】我的思考:
昨天看了《專注力》書中提到關注積極的情緒,今天看到這一個章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專注于已經奏效的事情,對一個人非常重要,翻譯過來就是專注于你自己的強項!很多時候,人們不知道自己的強項是什么,那就是做什么事情,讓別人感覺很難,你卻覺得 很容易?
其實,對我個人來說,我自己的強項就是寫作。也許有人會說,那也沒見你寫出什么高明的文章?沒見你成為作家呀?其實對于普通人來說你只要把你擅長的事情做得比你周邊的人,在你工作單位做到最好就可以了,當然在某一個領域做到優秀是最好不過了。
我在大學的專業學的是理工科的計算機,但是我畢業找工作卻是因為當時拿著好幾本發表有自己文章的書籍而被錄取的,(感謝當時招聘我的老師,后來他也成了我的領導,對我的工作指導很多)我記得面試的時候,我的專業本身不是很好,但最后,我們班級去了5個參加面試的,包括3個男生,最后只有我自己成功留下。
工作后我在基層工作了3年,最后工作也和自己的專業無關,和寫作有關,我所有的獲獎基本都是單位、或者集團的征文或者論文或者調研報告,總之都和寫作有關。
但是這么多年來,我在寫作上放置的時間很少很少,基本都忙于日常的事務性工作,或者工作之余浪費時間,所以這么多年我覺得我寫作沒有進步過,大學的時候還有在各種刊物發表文章的經歷,工作后就少之又少了。
所以,我只用20%的時間用在賴以生存的技能上,80%的時間都在浪費。這就是典型的沒有專注于自己已經奏效的事情上。
【Step3】我的行動:
除了每天關注于自己積極的情緒,要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自己的強項,用在寫作上。
因為寫作很多時候對于我不是負擔是享受。
但是過去的10多年時間,我根本沒有靜下心來寫作,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生活而生活。
接下來,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讀書和寫作上,用80%的精力專注在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