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個長卷
20250414
長卷,也叫手卷,橫卷,其特點是長,要手卷(juǎn,動詞)著看,通常是置于書案上。長卷,是橫幅的,只能卷舒,不能懸掛。
長卷由引首、畫心、拖尾等幾部分構成,中間由隔水分隔,其中的畫心是長卷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引首和拖尾是依附于畫心的,并非必須,也并非同時出現,是畫心的衍生物,但也并不弱于畫心,彼此間相輔相成。
相對而言,畫心最為穩固,一經形成,基本保持不變;引首次之,或有或無,一旦成形,也基本保持原有的樣態;拖尾則是可變的,如同藤蔓,可以生長,如果沒有限制,可以無窮盡。拖尾的另一種解讀,是長卷的活力,是時間的延續,這時的長卷,畫心只占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拖尾,有喧賓奪主之嫌。
有些長卷,并不是一開始就是長卷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生長出來的,而原本就已經是長卷的長卷,可以繼續生長,也可以保持原有的形態。
畫心是內容,引首是標題,拖尾是說明、評論和標記。除了這些,還有就是印章,雖然不能改變長卷的形態,卻能改變長卷的樣貌。
畫心可以是畫,也可以是書。畫,既繪畫,有山水,有人物,有飛禽走獸,有宮廷,有市井,有鬼魅魍魎。書,即書法,文字,有真草隸篆、有喜怒哀樂。書和畫都可以是長卷,或也可以理解為是書畫同宗同源的一種表現,畫中有書,書中有畫,不僅是形式,還有內容。
就形式而論,書畫使用相同的工具和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成形方法;就內容而論,書畫有共同的最終表達。形式是皮兒,內容是瓤兒,最終的表達是果,是精神,是境界。
這樣的解釋并不專業,只是我個人對于長卷的理解。
耳聞目睹的長卷有許多,《洛神賦圖卷》、《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千里江山圖》、《臨李伯時飲中八仙》、《曹娥誄辭卷》、《萬歲通天貼》、《寫生珍禽圖》,等等,這些長卷形式各異,內容各異,都是長卷珍品。
前些天閑逛,遇迎春花開,感覺好看,覺得可以入畫,選了幾個場景,留了畫面,作為素材。
先做了一件,覺得有趣,稍加處理,發了朋友圈。本是無心,只是消遣,卻得了老于的品評,甚是歡喜,便依趣而為。
單看時,只是小品,如成眾,或許可以有形。再做時便有了構想,依了舊樣,又做了五件,六件成為一組。將這六件組合在一起,可以有《寫生珍禽圖》的樣式,只是“寫生迎春花”,該會是件趣事。
接著再發,老于還有點評,我也有回應,如是的互動,可以是拖尾的素材,再加上引首,就可以成就一件長卷了,也就是所謂的構想。
看似萬事俱備,實則并不真實。所有長卷的組件,只有畫心是有物理形態的實在,其他的,都只是數字文件,并沒有真實的實物形態,如果這的要做成一件長卷,需要轉化和表現。然而就我的能力,顯然是無法完成一件物理形態的長卷的,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許并不需要真實的物理實在,可以在數字狀態下實行虛擬的構建,完成一件數字樣態的長卷,也會是一個可行的做法,也是我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也是現實的。實際上,現實之中的多種行為都在以數字化的形式表現和實施。
想法有了,如何實施,如何表現,怎樣表現,還是未知,不過也不要緊,只是一個游戲,不必認真,可以依葫蘆畫瓢,有樣學樣的做,這個樣就選了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卷》。
無意比擬趙孟頫,只是想學《鵲華秋色圖卷》的樣態,雖不知各部組成的含義,如是的依著樣做了,可以有一個結果。
先做畫心,將六件小品組合在一起,成為整體。然后依據畫意,取題:金梅留香。再后,將與老于的互動錄下來,依據順序,做成文檔,又擬一小段說明,合并組成拖尾的內容。
內容有了,還需要表現,也是不難,有關文本內容的表現,都可以數字化實現。
引首的題字“金梅留香”,是大字,需要個性,需要張揚,也需要靈性,當然我無力而為,可以找專家代勞。“六體書法大字典”里有名家的書體,檢出來,組合搭配,就成了,十足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拖尾的跋文也需要個性,更需要變化,因為文字太多,無法采用檢字法,只能取體來實現。取體也并非難事,現在的文檔可以實現多種字體的變化,取上幾種,就有了個性,也有了變化和分別。比如楷書、行書、金文大篆、古隸繁體、繁體小篆、瘦金簡體,等等,都可以使用。或依據內容,或依據形式,選取不同的字體,以不同的板式編排,形成需要的樣態,然后依次生成數字化文件。
接下來是拼接組合。
雖然不比真實的情況,也是需要基本的準備,比如紙張,當然不是真實的,也是數字化的。需要選取的是材質和顏色,也需要規格尺寸的匹配,重點是高度,長度是可以隨意拼接變化的,短了加,長了裁。
準備好紙張之后,便可以將所有的素材依次拖放進去,依據《鵲華秋色圖卷》的式樣,依次而為。在不同的地方,選取不同的材料,添加不同的內容。其中還包括各種隔水。
接下來,還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蓋章。
蓋章是有規矩的,當然對此也是無知,因為有樣,可以照著樣做。
印章是不愁的,因為有存貨,也是數字化的,蓋就是了。
完成上述事項之后,還有最后兩步,裁剪和出圖,當然也是數字化的,就是照片。
表面上看,還有些像模像樣,當然不要用專業的審美品評,要以自娛自樂的眼光觀瞧,感覺還是挺好的嗎。
這就是我做的長卷。當然,我的長卷也只是有形,別的嗎,不敢說。其實也不用說,更不用想,可以娛樂心情,也就夠了。如果再加上一點學習,那也就值了。
附:長卷文字錄
1、引首題文
1.1、金梅留香。
2、畫心文字
2.1、迎春花開,斜枝旁伸,隨意而為,靈性張揚,肆意妄為的放飛。乙巳年三月十一。
2.2、纖姿隨意展,御朵順時開。驅策催寒走,步搖引暖來。乙巳年三月十二。
2.3、乙巳年三月十三。
2.4、新花舊葉齊發,似爭輝斗艷,又似托映掩襯,無言以對。真正的現實,有幾個該與不該。乙巳年三月十四,疏影。
2.5、人間三月梨桃艷,幽谷只見春柳黃。閑適不尋桃花塢,悠然獨享迎春堂。乙巳年三月十五。
2.6、疏椏橫挑亂,密杈斜紛雜。乙巳年三月十六。
3、拖尾跋文
3.1、卜算子 觀疏影迎春圖
瘦影弄疏枝,嫩蕊迎寒曉。點點金黃映畫箋,意韻知多少。不與百花爭,獨抱春光早。自在逍遙任筆描,逸態情難了。乙巳年三月,昕野。
3.2、憶江南 觀畫
枝頭俏,點點綻金黃。瘦影疏枝添韻致,清姿雅態舞春光。畫里意悠長。乙巳年春,昕野。
3.3、人間三月櫻梨艷,幽谷才得春柳黃。閑適不尋梵凈地,悠然獨享金梅鄉。三月十二,未及。
3.4、閑適意趣
是無意間走進去的,本是想躲開喧囂,也是想走一段捷徑。
這里是條小河,雖然是人工開鑿的,也是有些歷史了。河的兩岸有樹,有空間,有小路,再往外就是高樓了,也是很高的,兩岸都有。不知是什么原因,就在此時,這里有與外面不一樣的景致,這里沒有花開,沒有草綠,似有些遲緩。
期初也沒有在意,以為是沒有開花的品種,只是悠閑地走了,然而又走了一段,看見了一抹金黃,掩映在林木之間,各位的耀眼,是迎春花。
外面已經是桃紅梨白,這里才只是點點金黃,有些沒想到,腦子里閃念出一種意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只是還早了一點,只是暮春,還未及初夏。
迎春花,也叫春魁,金梅,陽春柳,幾個名稱在意象上表述了迎春花的幾個側面。春魁言早,金梅說色,陽春柳表姿,迎春花的確就是這個樣子的。
迎春花的姿態也確實獨特,植株低矮,枝條細長,呈拱形下垂,先花后葉,花多從枝條的頂部開起,花開疏密有秩,冠蓋其上。覽觀整體,黃花灌頂,像步搖婀娜;獨看枝條,似驅策輕揚;細品主干,如花石秀奇,甚是好看。
不自主的就停下來,觀瞧,也要留影,待日后細細的品味。
品玩過后,意猶未盡,再用線條和色彩,把一種情緒描摹出來,又是一番意趣,就有了幾張小景,也有了新的體會,成為了一種閑適的慰藉。乙巳年三月十七,疏影。
4、鈐印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