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書怨》——上官婉兒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余里。
霧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彩書怨》是唐代才女上官婉兒創作的一首佳人怨夫不歸的五言律詩,作者以閨中思婦的口吻,塑造了一位秋天懷念離居已久的丈夫的妻子形象,感情情真意切。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陜州陜縣(今河南省陜縣)人,祖籍隴西郡上邽縣(今甘肅天水人),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后,上官婉兒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
上官婉兒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告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兼內舍人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景云二年(711年),復封昭容,謚號惠文,葬于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
《彩書怨》是唐代才女上官婉兒創作的一首佳人怨夫不歸的五言律詩,作者以閨中思婦的口吻,塑造了一位秋天懷念離居已久的丈夫的妻子形象,感情情真意切。
這首詩創作于初唐。上官婉兒一生困于皇宮之中,到了出嫁年紀卻因命運的捉弄,享受不了平常女子該有的幸福,雖然深受武則天的寵信,但后宮佳麗三千,皇帝卻只有一個,盡管她們擁有榮華富貴的生活,但卻得不到一份真摯的感情。這首詩雖然寄寓了作者對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實寫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此詩模仿閨怨詩,寫思婦懷念丈夫的怨情。
該詩首聯點明了時間、地點和主題,中間兩聯寫其怨其思,末聯束手全篇,表達了詩人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全詩深沉開闊,自然真摯,清新含蓄,對仗工整,富有情味。
上官婉兒的這首因思念丈夫,夜不能寐,寫信寄相思的《彩書怨》,讀來讓人感覺清新含蓄,情深意濃。我無法把這樣一個情絲纏綿,心思細膩的詩人婉兒,和史料上翻手云覆手雨、淫亂宮闈的婉兒聯系起來,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婉兒?詩里的情郎存在嗎?
今天的人們對唐詩有這樣一句評價,那就是“只能被模仿,無法被超越。”的確,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唐朝的詩歌是中國詩歌無法逾越的頂峰。也正因為如此,在那個詩人名家輩出、佳作不可勝數的年代,因為李、杜等偉大詩人的光芒太過耀眼,星光璀璨之下,許多優秀詩人淹沒其中,變得不太為后人所熟知。
公元664年(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公元677年,武則天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武則天看后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作為一位聰明的女性,上官婉兒選擇了晚婚。在給武則天做秘書的漫長的近30年歲月里,她一直保持單身。直到42歲時,才嫁給了新登基的皇帝唐中宗李顯。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張柬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神龍政變后,唐中宗李顯復辟,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雖然今人已經無法確知上官婉兒的五官容貌,但是在各種版本中的傳說中,她的美貌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實上,她的美麗是有家族遺傳的,因為她的祖父、上官儀在當時也是著名的帥哥。有記載說,上官儀當年騎馬上朝,經過長安城時,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氣度驚動了整座長安城。上官婉兒從她的爺爺那里繼承到的另一項家族遺傳,就是她的詩才。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這首名為《入朝洛堤步月》的詩就是上官儀所作。據記載,唐高宗“承貞觀之后,天下無事。儀獨持國政。嘗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即興吟詠了這首詩。當時一起等候入朝的百官僚們在一旁看著,只覺得上官儀不僅“音韻清亮”,而且氣度非凡,“望之猶神仙焉”。作為百官之首,這首詩是寫他在東都洛陽皇城外等候入宮朝見時的情懷,但是顯然他的等還是顯得那么與眾不同。
上官儀的詩,有意擺脫了當時從類書掇拾辭藻的陳規舊習,而是注重對景物的細致體察,自鑄新詞以狀物色;再通過物色的動態變化,寫出情思的婉轉,從而構成情隱于內而秀發于外的詩境。這種筆法精細而秀逸渾成的詩作,把五言詩的體物寫景技巧大大地推進了一步,成為人們模仿取法的一種新的詩體——“上官體”。
上官家族的詩才基因到了上官婉兒這一代,依舊那么璀璨輝煌。據記載,上官婉兒14歲時就能依題做詩,須臾即成,而且文意通暢,辭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于是武則天龍顏大悅,將她帶在身邊。上官婉兒的才華,令她擺脫了“罪奴”的悲慘境遇,卻又在踏進宮廷的同時,走上了一條更為兇險的不歸路。
上官婉兒不僅自己愛詩,還十分愛惜有才華的詩人。據《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多次慫恿唐中宗設立修文館,最終達成此事,從此,大召天下詩文才子,同時也邀請朝中善詩文的大臣入駐。然后,上官婉兒就拉著唐中宗與韋皇后、安樂公主,與修文館的才子們一起宴飲游樂,賦詩唱和,連流竟夕,醉不思歸。當然,宴會上唐中宗、韋后和安樂公主要交的詩,都由上官婉兒一人代勞,但是數詩并做,仍然無損于上官婉兒詩作的優美。據記載,當時只要上官婉兒做出一首新詩,就會很快被人們傳誦唱和。
上官婉兒是唐代杰出的才女,她生逢武后、中宗兩朝,對于李唐王朝人物政治上的是是非非,誰都難以說得清楚。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作為一代杰出才女上官婉兒在詩歌創作上的超卓才華及其對文學事業的貢獻。
《全唐詩》收錄她的詩歌有32首之多,品讀這些詩作,我們首先感覺到她的詩歌題材內容相比其他宮廷詩人有了明顯的拓展,除了一些宮廷應制的詩作,還有一些旅行記游之作,特別是那些抒寫個人情懷的作品,回歸了詩歌的屬性,擺脫了宮廷詩感情貧乏、裝模作樣的流弊,開創了唐詩由歌功頌德走向抒寫性情的先河。
上官婉兒在14歲就擔當起了女皇的秘書,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天才少女。和所有的秘書一樣,上官婉兒的一項日常工作也是為領導起草各種報告。上官婉兒是個寫文章的好手,總是能把各種報告都寫得非常具有文采。不但如此,她還練得一手好字,使領導武則天看起報告來也感覺賞心悅目。
一位好秘書還有一項重要的技能是必須掌握的,那就是善于察言觀色,做領導肚子里的蛔蟲,對領導的心思,領導的喜怒哀樂了然于心。蘭智慧心的上官婉兒就有這種本事,所以深得領導的喜愛。慢慢地,領導武則天發現,自己已經少不得這個得力的秘書了,沒有了她,工作就不順暢。于是她自然也就把更多的權力下放給了這位秘書。上官婉兒就這樣順利地進入到國家權力中心,逐漸成為影響國家政權的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朝廷重臣和皇親國戚都得給這位秘書幾分面子。
除了女皇秘書這第一身份外,婉兒還有第二個身份-女詩人,曾出過多卷詩文集,有作品收入于《全唐詩》中。
在事業上,上官婉兒已經相當成功了。但她可不是那種不懂得享受生活的女強人。正相反,她的生活相當豐富多彩。
作為一位杰出的職業女性,上官婉兒選擇了晚婚。在給武則天做秘書的漫長的近30年歲月里,她一直保持單身。直到42歲時,才嫁給了新登基的皇帝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