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則何以知命之為暴人之道?昔上世之窮民,貪于飲食,惰于從事,是以衣食之財不足,而饑寒凍餒之憂至,不知曰:“我罷不肖,從事不疾。”必曰:“我命固且貧。”昔上世暴王……不知曰:“我罷不肖,為政不善。”必曰:“吾命固失之。”于《仲虺之告》曰:“我聞于夏人矯天命……于《太誓》曰:“紂夷處,不肯事上帝鬼神,禍厥先神禔不祀,乃曰:‘吾民有命。’無廖排漏,天亦縱棄之而弗葆。”此言武王所以非紂執有命也。
小出發之前,先把讀書學習翻譯古文句子“日行一善”的興趣之旅完成,哪怕是反思深思流水賬也得敲敲打打出來,權做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標識。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又怎么知道命中注定論是暴虐頑劣之人的道理呢?從前古代的窮苦百姓們,就是因為只知道吃吃喝喝貪婪無度,并且對于生產勞動非常懶散,所以才會導致衣食財物不足,于是饑寒凍餓的憂患也就來了,總不能不知道原因就是:“因為我的疲憊懶惰無力,不愛好參加生產勞動不利索而致。”卻還一定固執地說:“我命里注定本來就貧窮的吧。”從前古代的那些暴虐君王,一方面不能忍住耳目的貪婪、心里的邪僻,在家里都不順從他的內外雙親,以至于后來國家滅亡,社稷絕滅,不知道是不是知道:“原因在于我疲憊懶惰無力,管理治理不好所致的。”還是一定仍是言不由衷說:“我命里注定本來就要亡國的啊。”
在《仲虺之告》一書中說的是:“我聽說夏朝的人偽稱自己是天命所歸,對下面的人傳播天命說,是因為上天要懲罰罪惡,因而才消滅了他的軍隊。”這就是說商湯反對夏桀所主張的“有命論”啊。在《泰誓》一書中說的是:“商紂的被外族滅亡的方法是因為他非常殘酷暴虐,還不肯侍奉上帝鬼神,故意毀壞他的先人的神位、地祇卻不做祭祀,還言之鑿鑿宣稱:‘我是有天命認可的!’不去認真努力地從事他的政務,上天最終也就拋棄了他而且不給與他保佑。”這就是說周武王只所以能夠反對商紂王主張有命論成功的原因啊。
簡短幾句話,在向我們說明有古人用"命定論"給自己的失敗找臺階,其本質上是對責任擔當的逃避。墨子先生直截了當地戳破他們這種自欺欺人的把戲,而且還言之鑿鑿進一步勸誡我們——窮人說命中該窮,實則是因為自己的懶惰;暴君說天命應該亡國,實則是因為他們的昏庸。現在這樣的也大有人在,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客觀原因,實在不行歸因于父母親朋“不是伯樂”,卻就是不“反求諸己”不承認是自己不分白天黑夜刷手機、惰性十足拖延癥已久是根源。
是的,最怕優秀的人比我們更努力,因為真正的強者們人家都明白,所謂的命運也不過是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行為的成長積累而已——夏桀昏庸不得民心不勝任王位,怨天不公不幫助;商紂殘暴無能把祭祀搞成“豆腐渣”,怪老天不保佑。瞧瞧,這不就是當代某些企業把破產甩鍋給"經濟周期",自己決策失誤只字不提如出一轍嗎?信命不如信自己,與其當個甩鍋俠,遠遠不如相信天道酬勤真抓實干。畢竟,躺平認命只能凍死在寒冬,而扛起鋤頭埋頭種地的人,在春天總會等到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