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五點,又一個陪伴了我很久的APP離開我了。
聲昔最初是一個語音日記APP,只能以語音的形式發布日記(在聲昔里,日記叫做“心情”),后來又上線了文字功能,然后我來了。
我喜歡在網絡上寫日記,不斷尋找各種各樣的樹洞,或傾訴煩惱,或分享快樂。我最初的樹洞是簡書,可是后來簡書商業化之后,就變得不再像樹洞了,發布的日記幾乎沒有陌生人看,大家都只看和自己互關的朋友的文章。而且后來又出了審核機制,動不動就鎖文,發布之后別人也不能立刻查看,加上我早已習慣在聲昔寫日記,因此我漸漸遠離了簡書,很久都沒有回來寫日記了。
在很久以前,有個解答煩惱的APP,叫tell,后來,它停服了。而如今,我最喜歡的聲昔,也徹底轉型為付費知識APP,刪除了它原本發布心情的功能。
下午五點過后,當我再次打開聲昔,已經是一個與上午截然不同的界面了。一陣失落感席卷上我的心頭,我突然后悔,為什么在它更新之前,沒有多聽聽幾個朋友的語音,然后發一條告別的心情?
我總是如此,直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聲昔更新之后,原有的功能被刪除掉,我找不到從前發布的心情,也找不到我關注的好友了。從此,我和聲昔上的朋友,徹底失去了聯系。其實在聲昔最初發布轉型的通知時,大家就建了一個微信群,轉戰到那里,我也可以和聲昔的朋友們互相留個聯系方式,可是我不想。我總覺得,即使我們加了聯系方式,也不會像在聲昔那樣分享快樂與悲傷了,加了也沒有什么用。有句話說得好,相見不如懷念。
在聲昔待了兩年多,寫了四百多份心情,遇到了很多溫暖的陌生人,我很開心。
簡書商業化,tell停服,聲昔轉型,我還能去哪里尋找我的樹洞呢?其實樹洞有很多,只是我一時還沒適應罷了。而且我也很怕,當我依賴上這個APP時,它又開始離我而去。沒有哪一個APP是靠愛就能發電的,我能理解它們的無奈。
簡書已經不適合我了,但這里畢竟還保留了我三年的日記,所以我不會走。只是,我還是很少會來這里,偶爾會來看一看老朋友,或者想在這里寫日記了就在這里發一篇。
唉,很遺憾,沒能在聲昔轉型之前,發一條心情和大家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