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俠麥克元
說話,是不是很簡單?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說話,看似簡單,有時候卻會陷入一種怪圈,就是說的話不入法門,或者說是不上道。
無論談判還是交流溝通,能否把觀點清晰精準客的表達出來,提現的不僅是一個人的語言功底,也體現一個事情能否有效解決的關鍵點。好的文學作品都能傳世百代而不衰,皆因其語言文字優美,邏輯清晰。看影視作品,會發現那些說話滴水不漏者,總能化險為夷。沒有一個好的語言表達,是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的。
看了《概括力》這本小書,發現我自己真的有點不太會講話了。之所以會這樣想,真的是因為說話著道,有時說的話居然沒有邏輯可言,講話時讓人很難理解我想要表達的內涵是什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概括能力,薄薄的一本書,硬是有種厚厚的感覺,這就功力吧。
什么是概括力呢?所謂概括力,就是抓住關鍵信息,順應場景,簡潔明了、有邏輯性地進行表達的能力。作者如是說,概括能力強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傳達信息時,舍棄90%的信息。只傳達10%的信息就能讓對方理解,這是需要很深的功力的。要把重點、要點,自信的表達出來,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
本書將概括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1、收集信息(收集足夠的有效信息)
2、整理信息(分門、排序整理信息)
3、傳達信息(簡明扼要地將信息傳達給對方)
每個步驟都是對概括能力的一種鍛煉。
收集有效信息,首先要學會提問,通過高質量的提問,獲取高質量的信息;其次要客觀認知,避免偏差,這就需要提高認知能力。
那怎么收集信息呢?作者提供了五個方式:
1、培養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
2、激活類推思維
3、總結對方的個人特征
4、靈活切換抽象信息與具體信息
5、借助目錄進行概括
通過這五個方式,我們把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進入了第二步:整理信息。
整理信息,就是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門、排序整理。首先是分門,將信息進行倒推整理和具體化分類;然后是排序,將具體化的分類,按照優先順序排序,同時注意實時更新。當我們把信息整理好之后,就到了第三步傳達信息的時候。
傳達信息,就是要簡明扼要地將信息傳達給對方。現代社會,節奏很快,時間就少,很少能有功夫停下來聽你長篇大論,說話不多不少恰到其分,詳略得當、有條理地傳達信息。作者在此步驟列舉了幾個練習技巧,我摘抄如下:
1、概括文章大意練習
2、圖表法
3、說話條理練習
4、抽象化概括
5、比喻法
6、結束語練習
7、PDCA法
8、140字發帖法
9、發自內心的愛
這本小書,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具體內容還是讀此書更能理解其中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