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像羅斯福一樣工作
一方面,他的注意力可能看起來是分散得令人絕望,如他的同學戲稱,遍布于一組“驚人的興趣排列”,根據傳記作家愛埃德蒙德?莫里斯統計,他的興趣包括拳擊、摔跤、健身、舞蹈課、詩歌閱讀和他畢生所愛的自然學。最后一個興趣發展的很好,在大一結束的夏天,羅斯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阿迪朗達克山脈夏季里的鳥》。這本書獲得了《納塔爾鳥類學俱樂部公報》的好評,以至于莫里斯認為年輕的羅斯福已經是“美國最博學的青年自然學者之一”。
為了開展這些課程外的愛好活動,羅斯福不得不到大大縮減本應該用在學習主業上的時間。莫理斯根據羅斯福當時的日記和信件,推測這位未來的總統通常每天只有不超過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于學習。大家可能以為羅斯福的學習成績會慘不忍睹,但事實相反。他雖然不是班里的尖子生,但成績也不賴:在大一的七門課程中,他獲得了五門優秀。對于羅斯福悖論的解釋就在于他處理學業的獨特方式,在于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4點半8個時間的日程安排。在這8個時間內,他預留出時間給背誦和班級課程、體育鍛煉(通常1天一次)以及午飯。余下的時間全部用于專注學習。如前所述,這些自己時間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但是通過在這些時間內攻讀課業并以極大的強度攻讀,它可以實現最高效的時間利用。莫里斯介紹說:“他待在書桌前的時間比較少,但是注意力十分集中,他的閱讀速度十分快,所以可以比大多數人(從課業中)節省出更多的時間給。”
I? 羅斯福他的興趣非常廣泛,但它的學業也沒有耽擱。他是怎么做到主業和副業都能兼顧到的呢?原來他是在日常工作中,找出一項優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務,比如這里的學習,估算出學習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后設定一個硬性截止期限,留出的時間遠遠少于估算時間。逼迫自己高強度工作,高度精力集中解決任務。這些學習時間雖短,但注意力十分集中,是最高效的,所以他可以比大多數人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做他的賞心樂事。當然,這種高強度工作是需要反復訓練的。先是一星期一次,然后慢慢增加,反復訓練,就可以深度工作。
A1? 我的工作效率是比較低的,一般每天只能做兩件事,比如工作和鍛煉身體。如果再加一件事情我就會覺得忙不過來,苦不堪言。暑假時我參加了拆書幫的課程學習。每天就做兩件事:拆書學習和鍛煉身體,我就覺得還是可以適應的。但是一開學,既要拆頁學習,又要工作,還要鍛煉身體,我就會覺得忙不過來,身體不適應,疲憊不堪。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來改變現狀,我認為我這輩子只有這么過了,不可能有什么改變。
A2? 像羅斯福那樣工作是我所期盼的。我想從明天開始我應該訓練自己注意力十分集中的工作。首先從改作業不集中的情況開始訓練。我每天要花兩節課時間改作業,改作業時注意力不夠集中,一會兒聽聽同事的談話,一會兒喝水,一會兒看微信。我應該改作業時,高強度工作,不要與同事聊天,不去想作業以外的事情,不要常去喝水,不看手機,這些影響注意力集中的事情都不去做。規定自己每天只能花一節課的時間來改作業,這一節課全身心撲在改作業上,深度工作。訓練一個月,慢慢地就能習以為常了。這個訓練完成以后,再訓練自己每天半小時時間備課,時間也是一個月。在訓練的差不多以后,我想我就可以有時間來賞心樂事了,不會那么身心疲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