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憑人們所買的東西,去判斷一個人真正的品質和才能。
如果你指望自己變富從而大手大腳的花錢,你就不可能真正富起來。
我印象中的百萬富翁或者叫做有錢人,應該是像娛樂八卦里面報道的明星或者名人那樣,住在幾千萬的大別墅里面,開著上百萬的豪華跑車,用著品牌的奢侈品包包衣服,幾個保姆伺候著,然后出入上流場所,例如慈善晚會、紅酒會,紙醉金迷的世界,有自己的私人飛機,好幾輛豪車,私生活混亂。
但是如果讀了鄰家的百萬富翁這本書之后,完全對有錢人的固有印象完全改變了。
雖然他的具體地理范圍只是局限在美國,美國是一個“消費”觀至上的國家,就有如此多這樣的百萬富翁,更不用說一直以“儲蓄”傳統觀念而文明世界的中國了,有很強的參考意義。
真富翁賺的不是最多,但是收益是最大的。
先有錢人中的大部分人都過著量入為出的生活,首先他們可能并不是賺的最多的,但是他們一定是讓一元錢產生最大收益的那位。
高消費的那位有錢人有可能是100美元產生1美元的收益,但是量入位為出,懂得投資的那位最大程度上節省資金,然后最大程度產生收益,有可能是1美元在今后的多少年可以產生170多美元的收益,人家是兩頭賺,高消費的那位是兩頭出。
所以在時間的加持下,雖然一開始量入為出的人積累的財富比較少,但是隨著復利的功效,他的資產會逐漸超過高消費那位,并且持續大大超出,最終完勝。
美國富翁的職業人群劃分
讓我們感到驚奇的是,在美國百萬富翁的職業,28%是公司老板、自我創業者。公司高管占到16%中級管理人員11%。不能忽視的一個人群就是教師13%,甚至高過中級管理者。在中國這個也是個現象。
例如我住的這個房東的媽媽,就是一個老師,賣掉濟南的房子給兒子在北京天通苑買的房子。這樣可以基本上理解為她們家有兩套房子,不然老兩口倆住哪。
我的大學同學的爸爸也是老師,為兒子買房子的錢也能掏出首付。兒子上班第一天起,就要走工資的一半,雖然一年也許只能攢個兩三萬,但是現在畢業四五年了,手里差不多也有10多萬了,這就是觀念和理財的重要性。
我想可能做老師的,知道知識的重要性,雖然他們掙的不多,但是他們不斷的學習、研究、知曉新的事物,所以具有很強的投資意識,對知識運用能力也強。因此做出決策的時候可以很有把握。
例如我的小學老師,去年回家都70多歲的人了,腿腳靈便,每天晚飯后繞著后山走一圈,然后路上還跟我探討美國大選的問題,思路相當敏捷。村里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了。
這就是教師這個行業能夠勝出的原因。
還有工程師,他們也比較傾向積累財富,他們在選擇某些產品的時候,即使是住房,也考慮他的質量、設計和耐久性,而不太在意外表的風格和身份的標志。
偽富翁是什么樣的
偽富人有兩高:社會地位高、消費水平高。
作為一個虛偽的富人,要花很多的錢。
而且這本書還告訴你什么是真富翁,什么是偽富翁,他們的生活消費有哪些習慣,是什么造成了他們現在的貧窮和富有。
首先真正的有錢人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來炫富。
偽富人總幻想一夜暴富
雖然偽富人的生活消費習慣模仿的跟他們印象中的真富人一樣,但是其實他們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錯誤的事情上,他們總是幻想一夜暴富,而沒有致力于提高他們的技藝、無論是哪種技藝,也無論這種可能性有多小,真富豪都全力以赴。
真富翁有哪些生活消費習慣
富翁致富的動機是什么?
大多數的動機是要獲得高度的自尊以及獲得財務上的獨立性。
來自事業成功和財務獨立的成就感使人們對生活滿意,感到幸福,而不是那些毫無意義的標志物使人幸福。
過著量入為出的人,過著更幸福的生活,嚴格按照自己的收入花錢,年復一年的謹慎投資,最后財務上有保障,實現財務獨立。
而消費只是財務獲得自由后的一個副產品,并不是為了去消費奢侈品,而去要致富。
當然不可否認,確實有一小部分富翁也過著奢侈的生活,但確實是在自己真正實現財務自由之后,才過上那樣的生活,而不是一開始,還有一部分人是為了彌補自己童年過分貧窮的創傷,當然花錢彌補創傷,他們有理由那么做,他們為自己的財務自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他們不需要為自己的成就鍍金、上色。
1、真富翁的生活水平不會隨著收入水漲船高
如果你的收入在一年之內增長了3-4倍,你的消費是不是也隨著水漲船高,對大,多數人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我問過身邊的朋友,當你的收入超過1萬元的時候,你會去買超過1千元的鞋子嗎,當然了,我都掙那么多了,為什么不呢?
但是百萬富翁不會那么做,他們還是會保持他們之前的生活水準,這就是他們的獨到之處。
2、真富翁不會用名牌包裝自己
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名牌來展示自己,因為覺得這些東西是自己富有的象征,是符號,不論自己有沒有錢,如果你不穿用這些東西,廣告就會暗示你是一個失敗者。
因為他們的口號暗示永遠是“只有成功者,或者年輕貌美者才配擁有他們”好像你要沒能擁有他們,你就永運是個失敗者,或者人老珠黃,沒有品味一樣。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就要變得足夠的堅定,首先你要理解它,這些夸張虛幻的廣告只是讓你來掏錢買他們,另外你可能掉進裝富的陷阱中。
另外百萬富翁大多數并沒有描述他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與社會經濟上取得的成功更加密切,而與一棟裝滿奢華物品的豪宅沒有太大的關系。
于此同時人們覺得幸福,并不是具體的物品讓他們感覺到幸福,而是具體參加的活動讓他們感覺到幸福。
價格不是最重要的,擁有一種生活體驗,一種能夠使你愛的人或者周圍朋友的生活更加風骨多彩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百萬富翁也會非常看重他們的時間,他們根據時間來分配現金流,這幾乎是第二天性。
3、真富翁不會住過分的豪宅
幸福的人居住在他們能負擔的起的房子里。
文章一再強調了房子以及你周圍住宅小區的環境的重要性,如果你住在富人區,高檔豪華小區,你的幸福感就會迅速下降,你并不會因為你的鄰居是千萬富翁或者是哪個名人,而你也就飛黃騰達,身份顯赫。別忘了高檔小區的物業費、管理費、停車費、生活成本都在與日提高,而你的收入卻要繳納各種催款單,最主要的是你還要繳納貸款,如果不交齊,隨時有被收走的危險,你生活在壓力之中,你還要養老要孩子,所以你的幸福指數會高嗎?
你隨時都處在跟鄰居的攀比之中,雖然你也掙得不少,但是人家花的是自己資產的九牛一毛,你花的是全部,跟不用說說拿這些來投資了,因為都不夠你花的。
那些擁有社會地位最高,生活在最奢華的小區、開著最豪華車的人,最終不是最富有的人。
之前我深有體會,有一次我為了住大房子,花了1900元租住,那是一個大主臥帶獨立衛生間,當時我只有4000元一個月的工資,相當于我要拿出1/2的錢來租房子,因為那時候付房租的錢不是我的,是我家里的,我記得第一次我就交了將近8000元,后來雖然我每個月到手都有4000,但是一分也沒有攢下,而且那筆錢我到現在也沒有還上。
所以真富豪都是過著量入為出的生活的。
4、他們購物都去平價超市
我以為他們購物都會去豪華超市,那里的東西比物美都貴出1-2倍,其實沒有,他們都去沃爾瑪等平價超市,衣服、還有威士忌都買平價的。
買酒都是從貨架的最底層買到,并不是越貴的伏特加就是品質越好的,好多盲測的結果,相反,他們都排到100多名。
那些真正物超所值的,百萬富翁會去買價格適中的高質量衣服。為不是空架子那些貨品。去買高價錢東西的人,只能說明一點、愛面子、圖虛榮。
5、真正百萬富翁不會以貌取人
衣著是包裝,是封面,真正的富翁不會以一本書的封面去判斷這本書的內容的好壞。
6、百萬富翁手表
大部分都會帶第一名精工、第二名天美時,而勞力士也名列前茅,最主要的是勞力士都是別人贈與的。
亞馬遜上標價一塊精工表標價最便宜只有300美元。
而天美時只需要100多美元就能買到。
勞力士5-6萬美元。
差了多少倍啊!
7、百萬富翁與葡萄酒
好像富翁都喜歡喝葡萄酒,并不是這樣,人們并不是一定非得愛上葡萄酒,才能成功。只有五分之一及三分之一的百萬富翁有喝葡萄酒的喜好。
而且這些人中招待朋友的葡萄酒價格只有10美元左右,屬于最便宜的級別。他們也沒有酒窖。
他們想在那里吃就在哪里吃,以自己的喜好來定義,不會覺得怎樣生活而不好意思。
8、百萬富翁與車
開什么牌子的車,與你的生活幸福感并不存在明顯的關聯。
他們會考慮買入門級轎車,因為廠商知道你一生要換好多輛車,所以會把入門級轎車做的又好又耐用,希望下次你還選它。
最喜歡的是豐田、本田。
還有他們會買品牌中的經典車系,因為車無論怎樣翻新,也就是圖個新鮮,里面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
公司的中級管理人員更容易大手大腳花錢,查查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
所以你所知道的富翁只是活在你的想象中,真正的富翁又是另一番生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