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個話語體系下,我們才能真正地彼此溝通。本指南初始就要先定義什么是“自律”。(更多見《框架論》http://www.lxweimin.com/p/16ca0040e8f8)
自律是有意識地,尊重現實地,承擔成長責任地把痛苦轉化成快樂的能力。自律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把痛苦轉化成快樂。這種能力要求有意識地去使用(積極主動)。這種能力要求遵循FACE原則,即
F-直面現實:Face to the reality。直接面對自己現在的現實,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歡、不愿意、不舒服,都不要再逃避。
A-承認責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承認自己的責任,告訴自己說:“是的,無論如何,這是我的責任!”
C-承諾改變:Commit to make changes。做出承諾要去做出改變現狀,無論多困難,都要做出嘗試。
T-采取行動:Take actions。行動起來,一切就會變的不一樣,試試看!
自律除了上述四原則外,另有三要素之說,即:推遲滿足感(見《把握源頭》http://www.lxweimin.com/p/8c525a643b2e),尊重事實(見《綠巨人》http://www.lxweimin.com/p/cff5e6ba9fcc),承擔責任(見《短期自律提升表使用之我見》http://www.lxweimin.com/p/eca3b087cb02)。積極主動和推遲滿足感是相互呼應的,而尊重事實就是直面現實,承擔責任包括承認責任,承諾改變和采取行動。所以,四原則和三要素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情緒是發現問題的鑰匙,問題是成長的基石和契機,自律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為了實現成長的目標,首先要擺脫情緒的干擾,發現問題的所在,再通過自律邁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自律三要素中,我認為承擔責任最有價值。以往的承擔責任是給雞湯卻不給勺,通過訓練營才拿到了勺子。承擔責任,首先要確認身份,在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之后,我也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員工的責任是高效工作,學生的責任是努力學習,小我的責任是趨利避害。知道了責任,還要設立高標準,否則只是知道了責任,卻沒有“承擔”責任。作出了承諾,設立了標準,接下來就要采取行動了。
以上的思維過程均可以在短期自律提升表上找到,具體的使用方法可以參考上面提到的《短期自律提升表使用之我見》。用好短期自律提升表,算是實現自律的第一步吧。
以前,你可能和我一樣,以為自律就是自我控制,見到誘惑,能控制住自己不被引誘才是自律。結果是,控制是控制住了,問題卻沒有解決。每次遇見誘惑,都要把大量精力用在跟欲望作斗爭上,反而沒有把注意力用在解決問題和自我成長上面。這其實是主次顛倒了,自律是為了解決問題,實現自我成長,而不能為了自律而自律。
自律之前的我,每每都要在游戲和讀書之間徘徊。為了字面意義上的“正能量”,我強迫自己不玩游戲,然后為了補償自己的“自律”行為,我去看了漫畫,結果又一天過去了。用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實現不玩游戲的目標,卻忘記了讀書的事兒。如今,我才意識到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我真正要承擔的責任是,作為學生,我要努力學習,而不是“作為學生,我要不玩游戲”。回顧過去,感覺自己是如此幼稚和可笑,若非分身術和自律,只怕未必發現自己的可笑,仍然被溫水煮青蛙。改變不需要很大,但要一直改變。我現在給自己的改變是,完成一定的學習量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動。有意思的是,玩游戲的欲望反而變小了。
關于真自由訓練營
預習課的時候,被要求看黑客帝國,還說會扮演重要的角色,本來以為可以上成電影欣賞課(誤),還滿心期待呢。后來發現,黑客帝國的戲份并不多(笑)。不過,相比于電影帶來的快樂,學習自律的過程是更高級別的快樂。而真自由訓練營可以帶來這種快樂。為學習自律叫真自由訓練營呢,因為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果你遇到了情緒問題,請來參加真自由訓練營,因為它會幫你擺脫情緒的裹縛作用。如果你從分身術訓練營畢業了,請來參加真自由訓練營,因為分身術是自律的前菜,現在才是正菜。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來參加真自由訓練營,它會把問題轉變成“成長”的來源。
此外,參加真自由訓練營還能得到同儕力量的支持。比如我們的助教 洋雅紫蘇,寫的文章讓我等受益匪淺。紫蘇老師的文章很有創意,很有趣,像 打小怪獸,我們小組的佳雯同學也在打小怪獸(學術小怪獸),可以參考那篇文章。不過 易仁永澄 老師另辟蹊徑,表示不把學術當小怪獸,就不用打倒了。不用打小怪獸也是一種自由吧。另外,紫蘇老師的微信人生,把微信和承擔責任結合在一起,形象生動,又貼近生活,應該拿教材比賽金獎的。
“真自由訓練營”是由幸福進化俱樂部發起的元習慣提升類產品。活動具體內容請詳見:http://blog.hiddenwangcc.com/produc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