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對獨立的知識概念或觀點加以整合,使之成為具有一定聯系的知識系統。就像是一棵樹,每片葉子都是獨立的,但樹干把他們聯系在一起,形成了體系。
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獲得知識的渠道變多,知識的內容爆炸式增長,呈現給我們的大多是經傳播,極端化的信息碎片,建立個人知識體系,串并聯各種概念,并進行梳理,歸類,整合形成知識網絡,篩選掉重復冗余陳舊的,存儲精簡準確升級的。通過持續不斷的輸入和輸出,實現知識體系內外的交互更新迭代,實現自我認知,能力,能級的躍遷。
建立個人知識體系,古典老師給了四個建議:
1. 尋找知識的源頭。
今天很多人的知識來源于一些公眾號文章,簡述知乎網,或者看一些暢銷書,這種方式讓我們慢慢喪失了知識的敏感度,抓不住也找不到知識的源頭。
知識的源頭又叫一手信息,是通過研究發表出來的內容;相對的二手信息是別人對這個研究的轉述,例如專業難啃的書籍或者演講;三手信息是為了傳播而簡化過的信息,例如對專業書籍進行拆解,分析的再生書籍或文章;四手信息就是傳播中帶有個人色彩的信息,情緒化極端化的內容。
找到知識的源頭,掌握更準確的信息,才能確保自己知識體系底層基礎穩固。或者,跟隨掌握知識源頭的人學習,也能很快成長。?
2. 功利性的讀書
帶著問題去閱讀,“為什么要學 學什么 怎么學 對別人有那些幫助 對我得到了什么樣的提升 ”。在學習過程中尋找答案,以問題為導向你的效率就會很高。
有個人說,怎么樣吸取一本書的精華再應用到工作中去呢?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你不是帶著疑問,帶著需要為中心,而是以書本為中心。看一本書不是說這本書有多大的道理需要你去理解,需要你去知道,而是要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去實踐,要帶著一種強烈的為什么的 心去學。
3. 萃取知識的晶體
有這樣一句話:書到用時方恨少,話到嘴邊沒處找,別人一說都看過,只好感嘆,你講的真好。
知識的晶體就是知識的結構,信息輸入經過內化吸收,沉淀成自己的積累穩定存儲在記憶中,這些存儲的積累按照特點及需要凝結成一個一個的晶體,需要用時隨時調出來;還可以用一塊晶體換來更多的晶體,最后用問題學習來創造自己的問題數,最后用知識IP讓知識變得有價值。
我們每天學了很多知識,看了很多概念,很多書,但是這些概念里面如果沒有產生鏈接的話,也是沒有價值的。比如說石墨和鉆石啊,都是有同樣的分子組成的,只不過呢,鉆石的碳原子結成了非常穩定的六面晶體結構,鉆石也是一直自然界里面最堅硬的物質,鉆石的硬度來自于它的結構;另一個例子是沙子,散沙一抓就散了,但是混入了水泥和石塊的話,沙子和水泥就能形成晶體,就能建起堅硬的樓房;那么知識也是一樣的,如果把知識和概念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個的晶體,就成我們的知識體系。
知識結構通常有四種類型:關聯型,樹狀型,序列型,數據型。
4. 聯機學習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隨時準備大腦清零,思想外包,聽聽牛人大咖們怎么說,在別人的答案中尋找自己的答案,多位多維多體的跨界鏈接。
5. 學會提問
提的問題越多,越有價值,讓我們越有創造力。
知識體系是否完備決定我們決策的格局,知識晶體的多少決定了我們專業的程度。
講閱讀,講時間管理,都是以知識晶體的方式,把它呈現出來。想聊一個話題的時候,先把這個話題擺出來,所有能想到的一些詞,短句,例子,一些關鍵詞寫出來,這些關鍵詞就像一顆一顆原子一樣的,我需要把它組合起來,組成一個堅固的結構,這個結構可能用水平思考的結構,也可能是樹狀的結構,有可能是流程化的結構,這個過程是一個你反復練習的過程,但只要你做的練習越多,你對信息的重新組合能力就越強,對知識結構的利用越多,就越能知道如何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去聊一個話題。
古典老師請了自己的知識挖掘師,這幾個優秀的老師來幫助他,給她更多的建議,有大學的老師,出版界的編輯,醫學的博士,教育學的碩士,內容創作的高手,通過這種方式來給他自己組建了一個超級大腦群,這群人給他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東西。第二個是高頻,每天都會在群里討論一個問題;第三個是提問,會在寫作期間每天拋出一個主題,你生活中月前的例子?最大的越前是什么?能否走出具體的高手戰略的案例?反例?我們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就要做一個終身提問者,有時候問題比答案會更有意義。
這里我們遇到一個矛盾的問題,一方面我們強調聚焦,強調專注,另一方免強調多元,多線性,那什么時候要專注呢?這里就涉及到一個概念的區分,一個叫知識樹,一個叫問題樹。但是和菜頭又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說很難說出什么書是有價值的,自己都說不說來自己在特定領域依賴的是那些書?有時候卡在這里,有時候卡在那里,有時候在B領域里翻一番,卻能理解了A領域里的那些被卡住的問題。這時候不能僅僅依靠知識樹,二要建立自己的問題數,帶著問題去找答案。
最后,你每天接受了那么多的知識,他變成你的知識樹了嗎?我覺得不是。最后總變成的是你的問題數。古典老師說:學海無涯,終身學習者最終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問題樹。
?學習的時候基于自己的問題出發,就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總結一下,識別信息源頭,盡可能獲取知識的第一手信息,然后想辦法把它變成知識的晶體,因為只有晶體是牢固的,可以持續利用的,然后聯機思考,用答案換取答案,不要局限于自己一個人學習,而是大家聯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