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天,《少年的你》上映了,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令人叫好外,校園欺凌這一話題再度被人們熱議。明明都是少年,為何卻變的這么陌生?
? ? ? ? 電影里的事件在現實的生活中頻繁發生,學生在校園的安全令人擔憂。前幾天去杭州參加全國心理學大會,有一位老師的匯報論文就是關于校園欺凌的話題。對于在中小學曾經遭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進行訪談,訪談結果顯示:直到現在那些曾經被欺凌的學生心中還留有創傷,而被欺凌者大多走向兩個極端。一是越來越閉塞,不愿意與人交流;二是在自己的身體快速發育,體格超過別人的時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開始欺凌別人。
就電影來說,發生悲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 ?1、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兒期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教會孩子怎么去做人。沒有教會孩子遇到事情需要去交流解決,那么在青春期就很可能出現叛逆與迷失。一切看成績,成績好,多才多藝,父母便不在乎別的方面的不足。
? ? ? 2、學校教育的不足。電影背景是復讀學校,一味的應試教育,抹殺了很多應該在中學教會孩子的理念和道德。學生在校園學不到應該學到的道德 ,學校本是樂園,卻變的冰冷,讓學生感受不到溫暖。
? ? ? ?3、法律體制的不完善。警察對于類似的事情,往往因為沒有合適的法律來制裁,對于偶爾的欺凌也無能為力,并不能有一個很好的措施來保護被欺凌的學生。
? ? ? ?4、社會責任的缺失。對于特殊性的孩子要與一個拯救機制,而不是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在沒有一技之長的情況下,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只是電影中的樣子,甚至更壞。
? ? ? ? 受欺凌者要么用自己的方式來報復或者說是保護自己,要么默默的忍受著別人的欺凌,忍辱負重。但兩種都不是理想的方式。電影中結局的場面雖然感動,但也并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