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臘八,回家開小灶,煮臘八粥。為了這一鍋粥,店主前天晚上就在店里搜羅,生怕湊不齊八樣,結(jié)果搜羅了才發(fā)現(xiàn),足足湊了14樣!
這下可有得選了。最后店主把難煮和易爛兩個極端的剔除,很容易選齊八樣,用了兩個小時煮了糯融融的一鍋臘八粥。
吃完叫一個滿足!
滿足之余,偶然發(fā)現(xiàn),其實臘八粥里的每一種食材都性格豐滿,既充分張揚,又相互包容,共同成就了一碗既復(fù)雜又和諧的美味粥品。
那單獨看每一種食材的話,怎樣料理他們最好吃呢?
于是店主和每一種食材都談了一下心——不只是八樣,而是店主搜羅出來的14樣哦!
如果你是廚界小白,這個分析一定大有裨益,因為,讓每一種食材語言變得通俗易懂,正是店主的天分所在——
白米
是指的非糯性的稻米。中國北方和鄰國日韓的粳米渾圓質(zhì)硬,熟后膨脹小,口感筋道帶有黏性。中國南方和東南亞諸國的晚稻秈米,粒細而長,質(zhì)脆透明,蒸熟后膨脹比大,口感酥軟清爽,而不粘口。
蒸米最好的是南方的木桶蒸。大食堂式的籠屜蒸則最差。隔水盆蒸和最通俗的飯鍋蒸居中。飯鍋蒸米的話,木炭火高壓鍋最香,砂鍋其次,電飯鍋又最差。但是電飯鍋又最普及,因此最值得推敲。
水好,很重要,米水比則更重要。米水比以蒸北方粳米為例,米淘好,不用浸泡,再加涼水,量米深和水深,水深占米深1/2,上下波動又不可不超過水深的1/4。若是穩(wěn)穩(wěn)1/2的配比,米飯筋道爽口,不硬不水,粒粒分明。少1/4則筋口更強而彈牙,多1/4則軟糯而黏口,但都算堪食。若再偏差,則是敗筆。
熬粥之道,水為魂米為魄,白米幾乎是所有粥品的基底,無論潮汕砂鍋粥、街頭鐵桶粥,還是家居的敞鍋粥、電鍋粥,高壓鍋粥。還以買不起房的小年輕最常用的電飯鍋為例。煮粥用水比蒸飯更多,米水比也很重要,全粥4-6,稠粥6-8,稀粥8-10甚至更上。初用武火燒開,攪動使所有生米離底,燒至米開花,改文火,蓋鍋半小時至一小時,不時攪動防糊底,時間越足越融糯。
糯米
糯米的食法南北分明又互有啟發(fā),所有糯飯、粽、粿、糕、團,必用糯米。南方有糯飯,至今不忘其香,西南苗寨會染為五彩,作為節(jié)慶特食。北方則有各式糯米蒸糕,內(nèi)有大棗、紅豆、栗蓉各色,想是與糯米飯同源。水2米1,木桶蒸或甑蒸最好,飯鍋燒熟,則需用厚底鍋,鍋薄則上黏濕,下焦硬。
糯米熬粥,尤其稠粥,最好另加白米中和,否則黏而不易熟。粽子亦南北不同,南方以各色粽葉包糯米、餡料,入鍋燜煮而成,北方土著粽則是鍋粽,類似蒸糕、甑糕。現(xiàn)在南粽逐漸流行,北粽漸漸消失。
糯米在小食點心界是名副其實的霸主,粽子展開是一個專題,各種蒸熟糯米再加工的炸食、年糕、糍粑、打糕等又是一個專題,糯米水磨成細粉,各種糕、團、粿,又是一個專題,夠王稼句寫半本《姑蘇食話》。不可細數(shù)。
紫米
非糯性的紫米,黑米,包括顏色略淺的紅米,是這些年健康飲食的佳品。除了可觀的花青素,最主要的是最大程度保留了米粒的種皮,種皮富含膳食纖維,胚芽油中還富含維E和B族維生素,這正是深加工的白米所缺的。
紫米的藥草味略重,不適合主食,宜加糖做糖粥、甜飯或糕點,粥飯制法與白米無異,紫米因為有完整種皮,熬粥至融糯而形不碎,米皮筋道,米心軟糯,配上冰糖轉(zhuǎn)移藥草味,香甜溫?zé)幔钸m合做冬天的早餐粥食,和夏天的冰飲。若搭配豆類,宜配紅小豆、紅豇豆,不宜綠豆。國粹食性之說雖不可盡信,但畢竟食材色澤搭配的敗筆,也會令美食敗興。
血糯
血糯大致可以看成糯版的紫米,而色澤濃淡又在紫米與紅米之間,如血色而得名。血糯的烹制心法,屬性上參照糯米,功用參照紫米。因此普及度比紫米又差一截,常用于配合紫米作粥飯,補充紫米的黏度。又可單獨做血糯粥,唯以黏重不能多吃。
甜品界,廣式糖水獨創(chuàng)以血糯、紫米、紅豆合燜,加冰糖,待涼,包芒果、榴蓮等,裹椰蓉成團子或粿子,味極美。或不包餡,不裹椰蓉,以挖球器成球,擱入椰漿芒果汁上,撒入各色果塊,取名“芒果椰汁黑糯米”,滿記所作最先有名,各甜品店跟風(fēng),小黃杯也不免俗。后滿記在糯米球里加入玉米,私以為敗筆。
紅小豆
紅小豆被推崇,也是因所謂“食理”認(rèn)為性溫、補血。是否真有補血功效,似乎無科學(xué)依據(jù)。但好吃這事,卻是逃不掉。紅豆與大部分豆類類似,生時堅韌不易消化,有豆腥氣,必須燜煮至熟爛。燜煮時水中放少許食鹽,可掩豆腥氣。若用高壓鍋,水一倍即可,若用電飯鍋,水需兩倍,任其熬煮,待水將干,跳成保溫,繼續(xù)熱燜半小時。再加糖壓豆泥,或洗豆沙,都很方便。
紅豆沙與燜熟血糯混合再蒸,可調(diào)和血糯的黏重,利于消化,又增加口感層次和沙粒感。大贊。
紅豆泥、豆沙做各色甜餅、包點,是上佳的平民餡料。
紅豆沙、燜煮紅豆加少許水作漿汁,加冰糖、桂花、酒釀,熬煮攪勻,待酒釀酒氣散盡,加寧波小湯圓煮至脹大,出鍋灑幾粒干制金桂,即是一道色、香、味、補的“赤豆甜酒圓子”。
大蕓豆
市場上大蕓豆最常見的是白、紅及斑麻色。又以色彩不同而用處不同。蕓豆都富含淀粉,燜熟易出沙,白蕓豆沙常常在低檔餡點里仿蓮蓉,那些廉價雙黃蓮蓉月餅里沙質(zhì)的餡心,多半有白豆,甚至是土豆、紅薯之類。紅蕓豆、麻蕓豆又常用來仿栗蓉,極難分辨。
大蕓豆粒大,極難熟,應(yīng)先以生水泡制,待充分吸水飽脹軟化,再以淡鹽水煮,去其豆腥。撈出以熱水沖去鹽分,繼續(xù)煮制,待其豆粒明顯沙化可食,豆皮尚未破開,加入冰糖入味,至豆皮稍損,再加入麥芽糖,攪拌收汁,晾涼,即是蜜汁蕓豆,可以在甜點粥食將熟,放入增甜增色,又很美觀。
煮熟蕓豆不加糖繼續(xù)燜,至豆皮充分破損出沙,小火再燜,即可用來洗各色蕓豆沙。蕓豆粒雖大,但沙粒細嫩,不熟紅小豆、綠豆、豌豆沙,只因蕓豆價格低賤,而輕視它的美味,世俗之人大誤。
蓮子
北方濕地少,夏季短,所以蓮子在食材中的比重極小。蓮子粒大,不熟悉的人多以為難煮而不用,其實大誤。蓮子空心,四壁又并不厚實,所以不算難熟。而磨皮白蓮又比紅蓮易熟,至于摘心蓮、半邊蓮,更好熟。蓮子南方諸省均產(chǎn),而湘蓮宣傳突出,口號更凝煉,比其余各地更有名一點。質(zhì)量也算上品,顆粒勻稱緊實,干重大,可選品種又多,加工細致。蓮子煮前先以溫水浸泡,待其吸水膨脹嫩化,與紅小豆烹制在同一程度。燜煮好的蓮子清香軟糯,煮在粥品里,與眾食材融洽不沖,細品又自有其香,不染雜味。粥材之君子。
點心界又以蓮蓉為餡為上品。蓮子泡軟壓碎,蒸煮至熟糯,壓碎磨細,過銅制或化纖網(wǎng)篩,唯不可遇鐵。過篩羅越細,品級越佳。以油炒融蜜糖,再加蓮蓉翻炒,即得月餅甜點餡料。雖香甜沙糯,但高糖高脂高鹽,不可多食。
百合
百合食性與食法類似蓮子,而比蓮子易熟得多。溫水泡脹,略經(jīng)煮制就會熟至脆糯出沙。百合頭形似特小號圓蔥,鱗莖劈開干制,色白如龍牙,故又稱龍牙百合。多地有出產(chǎn),味有苦有酸有淡,唯看喜好。百合一片,口感而三,周韌,舌脆,心糯出沙,極品奇觀。好事之人給百合賦予了諸多功效,卻根本無甚必要,只取其口感滋味便是上上境界了。百合不單與蓮子,與銀耳,與枸杞,既然要蕩清養(yǎng)生黨的毒瘤,就要還百合的獨立。百合與蓮子類似,有君子之德,適合很多清淡粥品、糖水、甜品,川式黑糖冰粉,加入百合與果脯,則是黑糖百合冰粉,夏日取食,妙絕。
薏米
說起薏米又要蕩清毒瘤,祛濕利尿之功,當(dāng)推給中醫(yī),還食物以本來面貌。薏米烹法類半邊蓮,泡脹后蒸煮均可。口感松脆無筋,味道平淡而微澀,做主食則不堪下咽,若做粥品,宜搭配糯米、麥仁等軟糯細膩之糧。熬粥時,下鍋宜晚于紅小豆與蓮子,又應(yīng)早于各色稻米。有養(yǎng)生黨喜以生薏米泡茶引用,暴殄天物,且無甚必要。
燕麥
燕麥?zhǔn)墙杲】碉嬍车男沦F,因其富含粗纖維,和人體無法消化的多糖物質(zhì),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飽腹感,避免攝入太多糖類。燕麥一般有燕麥米和燕麥片兩種,燕麥片又有生、熟、速食等類型。燕麥片不詳述,只說粒。燕麥種皮柔韌,不易熟,即使以大火煮10分鐘,再以小火慢燉半小時,也只是熟了而已,麥粒并不開花,口感大損。若使燕麥粒好吃,需以木桶蒸,或泡好的麥粒,加1/2水,入鐵盆隔水蒸1小時以上,放能開花,麥心白嫩甜糯,麥皮口感彈脆,于齒間咯嘰生趣。這時再入粥品,與薏米之松脆相成,與紫米之筋道相映,不酒而醉。
小麥仁
小麥仁最初產(chǎn)于華北小麥種作區(qū),小麥比燕麥粒徑更粗大,而麥皮類似燕麥,不易吸水,比燕麥更難熟。而以石磨或機磨,脫去小麥粒的部分或全部種皮后,變得容易吸水。溫水泡透以后,無論水煮或隔水蒸制,都比較容易熟透。煮熟或蒸熟的小麥仁,口感類薏米而更黏糯,且無澀口異味,味道似燕麥而更厚重,黏滑彈脆質(zhì)感略輸,而又因麥粒中凹除殘留的種皮,保留了一點點脆韌嚼勁。小麥與稻米一樣,天生主糧,烹飪火候又幾乎與稻米相同,所以小麥仁也可代替稻米,或者摻入稻米中,蒸飯熬粥,增加膳食纖維,或添入一絲麥香。
銀耳
銀耳南方多作粥品,泡脹以后一分為4,一份加水一升,熬煮至沸騰,轉(zhuǎn)微火,慢燉三刻鐘,再加冰糖,繼續(xù)微火燉一刻,此時銀耳冰糖充分融溶入水,就是美味的冰糖銀耳羹。若在燉煮銀耳前后合適的過程,假如蓮子、枸杞、木瓜等食材,又可做各色銀耳羹。
而在北方,則兼可做菜,適合與各色味型清淡、色澤鮮亮而營養(yǎng)豐富的素食食材搭配。銀耳與木耳、花生、西芹、藕片、筍片、胡蘿卜丁、紫甘藍等,泡發(fā),焯水,放涼后入冷藏備用,吃時隨取,隨以鮮香辣蔥油湯汁澆上攪拌,即是京津所說“素什錦”,而中原稱“素拼”。銀耳泡發(fā),與上述素什錦各色食材又可爆炒,并可搭配雞片、里脊片、魷魚花等味道清淡的肉類。也可作甜食沙拉,泡發(fā)焯水后與脆山藥片、蘋果梨片等各色果品,加焦糖汁、少量熟醋,攪拌,酸甜開胃,適合做大宴的前菜。
金絲蜜棗
蜜棗可直接做零食蜜餞,香甜誘人,但糖分太高,多吃肚沉難消化,且過甜易傷齒。蜜棗粽子是甜黨大愛,蜜棗入餡,較之紅棗更甜更糯,關(guān)鍵的是,克服了紅棗皮多,塞牙剌嗓的缺點。除了粽子,還可以作為各色糯飯、甑糕、糕、粿、團子的餡料,點心個頭大,則用去核的整顆蜜棗,個頭小,則用半邊棗,甚至蜜棗碎,或蒸或煮,都有不俗表現(xiàn)。蜜棗入粥品,則不可過早,容易煮至發(fā)脹、脫糖,食之寡淡無味,應(yīng)在粥出鍋前一刻鐘下,速下速蓋鍋,使鑊氣不至溢出太多。煮好的粥,蜜棗上浮,粥吸收了蜜棗的甜味和棗香,而棗經(jīng)煮也變得軟糯可口,更重要的是不會脫糖,依然香甜可口。
葡萄干
普通干在糕團餅粿粥飯里的用法與蜜棗大同小異,也應(yīng)注意粥品放入不宜過早,否則充分煮開,成為無味的葡萄囊,食之大失所望,唯在十分鐘以內(nèi)下,出鍋恰煮至綿軟酸甜,而略微有一絲硬心,為最佳。
葡萄干在糖水、甜品中也可有不俗變現(xiàn)。閩臺燒仙草,葡萄干搭配炒熟的無油花生和果脯為配料,再加蜂蜜水、奶茶等,清甜可口,滋味豐富。川渝傳統(tǒng)冰粉,在芝麻、黑糖以外,再以葡萄干、百合、果脯等增進口味,則可獨立成一道清爽糖水。而葡萄干有時又適合以涼水泡脹入甜品,糖紅豆、薏米、珍珠,加泡開的葡萄干,與芋圓或芋頭搭配,可涼可熱。水泡開的葡萄干在其中口感軟韌彈牙,滋味酸甜,表現(xiàn)不凡,給一眾清淡食材增加了意思俏皮生趣。這又是一番口感。
寫至此,14樣在店中搜羅的食材粗略談畢。然而掛一漏萬,世間食材多樣,但吃貨屬性本是一家,而一種食材,又往往有不同做法,更何況人與人口味各異,人所處情境各異,所思所想所悲所喜亦各異,不可勝數(shù),不可勝數(shù)。
所以,一餐一飲,亦是修行,一粥一飯,萬水千山。
涂罷掩卷,既是滿懷狂歌,又似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