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冷漠癥是指擁有正常的社交能力,但是主動減少無用社交。
這種狀況,其實挺好的。
曾幾何時,我也喜歡去參加一些聚會,喜歡往人群當中湊。
基本上,別人組局叫我,我都會去,覺得那是別人看得起自己,多一些社交很有必要。
陸陸續續參加了一些同事之間的聚餐,同學之間的交集,以及各種類型的活動,漸漸地我卻發現,在那些場合中,大家更多的都不過只是在客套,各種吹噓,并沒有什么深入交流,也并沒有什么有價值的信息。
每當坐在那里,場面看起來挺熱鬧的,但是我卻總是覺得很無趣,散場過后,更是覺得自己并不曾真的獲得一些什么,反而只是覺得更加虛無。
在那之后,我漸漸地就不再總是隨叫隨到了,也拒絕了很多的社交,比起總是和一些人推杯換盞,說著沒有任何意義的話,只會去見一些真的想見的人,參加一下真的感興趣的活動,更多的時間,我更喜歡一個人待著,做點喜歡的事,或者哪怕什么都不做。
一個人獨處,發發呆,寫點東西,記錄一下生活,烹飪一頓美食,好好收拾一下屋子,反而更加讓我覺得自在,覺得舒服,也更加有成就感。
人需要群居,但是每個人也都只是獨立的個體。
有太多的思緒,只能自己去整理,有太多的事情,只能自己獨自去面對。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認識一些人固然很關鍵,但是更重要的,還在于要自己默默發力。
總是忙著趕場子,很容易丟失自己。能夠忍得住寂寞,懂得享受獨處,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自己,讓自己安靜而豐盈,可以好好享受當下。
獨處的魅力,大概就是可以讓自己更好地忠于自己,成為一個更有質量的人。
這是我們都應該學會的課題。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才能擁有更有質量的關系,我們的一些社交也才會更有價值。
文/譚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