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一條狗的使命》進了各大影院,我一個同學看完回來說自己都快哭瞎了。并且強烈推薦我能夠去看。第二天,我就拉著7個同學去了電影院。
貝利,是一條幸運的狗,幸運地遇到了它的主人——伊森。伊森先是上演了一個英雄救狗,后憑借母親口舌之力說服了他父親同意他養狗。就這樣,驕傲地、迫不及待地為它定制一個狗項圈,向全世界宣式自己的主權。
整部電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鏡頭有7個:
1、火海見真情——一個令我佩服的鏡頭。
當伊森家里被蓄意放火時,伊森用床單先把媽媽和貝利救出了火海,而自己卻從窗戶跳下,摔傷了腿。更不幸的是,房梁也同時墜落,用熾熱的火焰吞噬、燒傷了伊森的腿。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相信所有看客都和我一樣驚詫并沉默著。
首先,伊森居然選擇先救貝利,而不是自己。其次,伊森剛剛靠著橄欖球比賽拿到了大學四年的全額獎學金,而這時,他的腿受傷了。最關鍵的是,伊森的腿幾乎是他的驕傲,他的驕傲沒了,他會怎么走下去?
事實,總是殘酷的。但是真相卻是理所當然的。貝利作為伊森的救命恩狗,為了救伊森,沖進火場全力嘶吼。所以伊森先救下貝利本就是道義上的應該。但是,其實報恩并不是伊森救下貝利的真正原因。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伊森還能夠本能地、毫不猶豫地將貝利先于自己救下火海,原因只有一個——伊森把貝利視作家人一般珍惜。
有這樣跨種族的親情本就是少見。要知道,在中國,一般人會把人的性命看得重些,認為狗再怎么珍貴,也不及人的生命。說到這里,有些人可能忍不住想反駁我。我接受你的反駁,因為你是區別于一般中國人的好主人,我敬佩你,能夠在如此危機的時刻,愿意把活的機會讓給你的愛寵。
事實上,一旦威脅到生存,有些人可能連“別的人“的生命都不會看重,更何況狗狗貓貓之類的寵物了。而且人們對于寵物的保護和珍惜也只是凌駕在“情感”之上的一種欲望,一旦沒有“情感”這一層的羈絆,你會如何選擇呢?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愿不愿意在危機的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
最悲傷,就是當自己遇到前所未有的打擊時,連自己都放棄了自己。
當伊森的腿受傷后,就自動失去了”保送“的資格。不得不在家休養。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未來,拒絕了心愛的漢娜,決定離開家去農業大學學習農業知識。一場火,讓他經歷了天上人間。
2、”離開了伊森,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一句臺詞,五味雜成。
我想起了《忠犬八公的故事》:主人去世后小狗在火車站等主人回家十年,直到老死。
貝利與伊森經歷了這么多——貝利第一次“調戲”漢娜是在伊森看上了漢娜的時候。貝利第一次得到伊森父親的肯定,是在和伊森表演特技接球的草原上。貝利第一次相思成疾,是在伊森感覺被全世界拋棄的時候……而結果卻是,伊森拋下了貝利,離開了。
最讓觀眾飆淚的,不是伊森感覺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而是伊森絲毫不知,自己就是貝利的全世界。當你找到了人生的全部意義,卻在某一天失去了它,你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走獸,等待著死亡的號召。
3、床單下一縷手電筒光——最難忘的溫情脈脈。
伊森和貝利依偎在床單下,打著手電看著書,伊森怕貝利看不懂,一句句講解著。
你有沒有想起,自己在學校打手電看小說的夜晚?我從來沒有和小伙伴一起打過床鋪手電,但是我和一個室友一起坐在一張床上聊過未來、補過作業。那種感覺,說不出的好。
4、我不是你的主人,但是我們相依為命吧——最感動的劇情轉折。
那天,伊森把(第四世)貝利送到寵物收容所,因為這條狗并不是自己的。但是他回去后,睡得很心塞,我相信他一定是想起了他的貝利,想起了漢娜。于是,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得將貝利接回了家,帶上了“伊森”的logo。
5、貝利第三世,萌翻全場——最萌的狗主角。
貝利的第三世,徹底把我萌翻了——沒有尾巴的黃毛小短腿,轉圈永遠咬不到尾巴。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收留的一條流浪狗,和小短腿一般可愛。它很粘我,一看到我就撲上來蹭我褲腿。有一次出門,它一如既往地湊上來一陣蹭,我感覺自己的腿被它咬了,驚嚇之余本能地將它踹了出去,像躲瘟神一樣急急忙忙出了門。可是,晚上回來卻沒有遇到”瘟神“,一經詢問才意識到,它被送走了。當時突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許,我確實不是一個好主人。
6、“你知道我現在心里在想什么嗎?”,小短腿馬上樹直的脖子——最貪吃狗的條件反射。
7、你是我的狗老大——最溫暖的結局,就是即便你變樣了,我依然認得你。
貝利看到了伊森,認出了自己的主人。伊森驚訝于非貝利狗的貝利行為,認出了自己的狗老大。
他的狗老大為了他的幸福和快樂,找回了他曾經、唯一的愛人。并且用最保鏢的行為——趕雞群,自動為伊森漢娜開啟免打擾模式。
這樣的狗保鏢,我也想要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