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和玉瓊姑娘到山塘街游玩,那天坐船返回到碼頭,突然大雨如注,我們一船人就在亭子躲雨,即使走不了,心也不急躁。下雨,沒有什么不好,預(yù)示著莊稼豐收,風調(diào)雨順。
前天,我一個人又至七里山塘。也是下雨,只是沒有那天的雨大。
我到山塘街已近中午12時,去時就準備吃素面,如果沒有素面就買一碗綠豆湯,綠豆湯里有米飯。因為這天是吃素的日子,每逢農(nóng)歷初一和農(nóng)歷十五,我都會吃素,這已是習(xí)慣。我看見和充府撈面,一問有素面,我叫了一碗雙菇素面。這一碗面36元,比爆魚面還貴,但是不是純素面那就不知道了。吃素,在于你的心純不純?
這回到山塘街,主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給老作家譚金土送書。他在山塘街開了個譚金土老照片收收藏館。當我拎著一包書來到那個收藏館卻發(fā)現(xiàn)門鎖著,我在門前徘徊。這一包書是我寫的6本書,很重的,總不能再拎回去吧。很幸運,對面一家的老板對我說,老譚一般下午會來開門的,我就請他轉(zhuǎn)交,他說沒問題。我放下這一包書,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還有,第二件事就是到山塘街西邊一家舊貨攤淘舊書,以及舊畫。上次,我與舊貨攤老板娘加了微信,她告訴我又到了一批書和畫。我喜歡淘舊東西當然不容置疑。
這回老板領(lǐng)我到樓上,在堆滿舊東西的小房間里,我睜大眼睛尋找著。這些書上面灑滿了灰塵,老板找來一塊毛巾,他說毛巾擦拭一下就干凈了。這在一捆一捆的書堆里,找到了十幾本書,它們是賈平凹《霓裳》、亦舒《曾經(jīng)深愛過》、席慕蓉《生命的滋味》、素素《生命是一種緣》、劉曉慶《藝術(shù)與愛情》、羅賓.科克《昏迷》等。
其中賈平凹《霓裳》是一本長篇小說,1994年版本。我感覺出,那時候他的小說比較好讀,而現(xiàn)在他的小說大段大段的,閱讀很是吃力。這回到山塘街淘到這本書,沒有白來。
還有劉曉慶《藝術(shù)與愛情》這本書,我見到此書非常意外,我一直在淘她的一本書《我的路》,但沒有淘到,現(xiàn)在淘到她這一本書就算淘到《我的路》吧。劉曉慶說:
當我回首望去,我發(fā)現(xiàn):藝術(shù)與愛情是支撐我整個生命的兩大精神支柱,藝術(shù)與愛情缺一不可,它是組成我有血有肉的生命的整體。藝術(shù)和愛情,我需要這兩樣。我曾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熱愛生活,熱愛藝術(shù),我需要諒解,支持和友誼。
這本書1987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其時劉曉慶紅極一時。
此外,我還在那個舊貨攤淘到了十幾幅字畫,我也不知道誰寫的,喜歡,就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