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感念母親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只是在母親節。母愛從來都是這個世界上最質樸、最普世的價值情感。無論你高矮胖瘦、平民百姓、達官貴人,還是意氣風發,低沉落魄。母親永遠是站在我們身后那個最堅強的身影,陪我們落淚、伴我們煎熬。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濕潤的土壤!
(1)
母親生我時,已經30歲,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理念上講,早已經是高齡。由于上面是三個姐姐,作為家中的第一個男生,我的出生,自然也給我媽掙了些面子。聽講,雞蛋都送了好多。就連鄰居也為我媽松了口氣。
因為在當時的農村,一個家庭沒有男孩,一是在生產隊工分時少一個勞力,你掙不過別人,分到的糧食就會少很多,生活自然比較艱難;更重要的是會斷了香火,后代不能延續。這樣的心理壓力,一直存在母親的內心深處,因為誰也不會從科學上解釋生男生女的原因,老一輩人只會認為,作為一個女人,生不出一個男孩,能力就是差人一等。
那時,農村的條件差,還實行生產大隊產管理制。母親總是能想辦法滿足我這張小嘴。小時候我很能吃,加上一個小我一歲的弟弟和三個姐姐,生活上的壓力可想而知。我聽媽媽講,一種叫乳兒糕的糊狀食品,我一次可以吃好多,直讓家里吃不消。所以,想方設法,省吃儉用的一直是母親年輕時回避不了的難題。
長大一點后,家中的食物不夠時,我們也能想辦法自己解決一些。記憶中的童年是快樂的,可以光腚從東家走到西家,要些東西吃,茄子瓜果,一個不拉。也可在田野里找些各種野生植物剝皮挖根,果實充饑。
最開心的就是撈魚摸蝦,掏蜜蜂和鳥蛋,補充營養。每個夏天,都是我們這些農村小孩進補的最好季節。什么樣的魚蝦都能成為我們的獵物,雖然沒有講究的烹飪,但鮮味卻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自然,小時候,屁股也沒少挨媽打,因為只要夏天,淘氣的我與弟弟,基本天天泡在水中,瘋在野外。擔心意外,永遠是母親的一種本能。
我們在半饑半餓的歲月中,晃晃悠悠中慢慢長大,一直感覺時間過的很慢。母親對我們牽掛的情感開關,卻從賦予我們生命的那一刻起永遠的打開,見證我們的出生,呵護我們的成長,一生一世。
(2)
母親是位老師,但農活也是一把好手,雖然力氣不是一流,但堅韌卻不輸任何人。
父親一直喜歡鉆研各種農活新做法,美其名曰:科學種田。但到最后,辛苦的卻是母親。比如種蠶豆,所有的豆子一定要放在鍬口的二邊;棉花的行間距與株距都是用尺量好的,若是有偏差,父親肯定是要發火的。事實證明,當時父親的所謂科學種田,結果并不是很理想,倒是將我們這些年輕的勞力累的不輕,母親自然是吃苦的主力軍。
每每學校上完課,母親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家里趕,因為還有一大堆事情,在等待著她。洗衣做飯是每天的必修課,而喂雞養鴨,種桑養蠶,圈豬牧羊則是補貼家用的主要來源。因為最多時,養活一家八口人,僅僅依靠父母親的那份工資是遠遠不夠的。與同村的村民比,老師,是母親一個值得驕傲的身份,因為不光會種地,還會教書,不是那樣容易。
時至今日,仍然不能忘記與母親:早晨霑著露水為棉花捉害蟲,中午冒著烈日給作物打農藥,晚上披星戴月收水稻,肩挑背扛往家送。在母親的帶領下,力氣沒有人家大,就多堅持會兒;勞力沒有人家多,就多做會兒。我們家的農活雖然不是村里做的最好的,但也是不輸別人多少。那時覺得農活真的很累、很累,現在想來,農活也給我深厚的回憶。
母親的精打細算與辛勤勞作,讓那段貧窮的歲月,多了很多光彩與亮色。我們才幸運的成為村子里為數不多的供學家庭,堅定著對學習的篤定與期許,善良的成長。
(3)
母親小時候能夠上學,其實是始于跟舅舅的陪讀。外公擔心舅舅不愿意學習,于是派我母親一起陪讀。一是照料,二是監督。沒有想到的是,母親讀的比舅舅好,這樣母親才有了正式上學的機會,在那個年代彌足珍貴。
做了代課老師多年后,母親得到一次轉正學習機會,40多歲的母親除了正常完成上課與家里的農活外,每天仍在抽出時間準備考試的內容。記得考試那天下大雨,回到家的母親病了一場,而考試通過則是對這份努力的最好回報。
母親的這種不輕言放棄的精神一直默默影響著我。無論在那個單位工作,還是業余的寫作,每每懈怠想放棄時,總是想自己能不能再堅持一下,于是自己才把握一次又一次機會,勤勉的工作與寫字。
隨著我的工作、成家,也有了自己的小孩,東奔西跑,卻永遠跑不出母親關切的目光。我出差到那里,天氣預報就關心到那里。從我電話的聲音中就能判斷是否生了感冒。回到家里,等待我的永遠是可口的飯菜,怕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卻總是燒的滿滿一桌。
依然記得我第一次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告訴母親時得到的開心鼓勵。時至今日,我仍會在微信公眾號上寫一些文章,母親雖然沒有微信,但每每姐弟或是熟悉的朋友告訴她時,電話那頭的母親總是那樣的開心,不介意我寫的好與不好,聽到的永遠是開心的笑聲。
在母親的眼中,你再小的進步,那怕小得不值得一提,但母親都會為你驕傲成內傷。
母親今年74歲,由于不住在一起,陪伴母親的時間很少,只能通過電話了解二老的身體狀況,電話那頭的二老身體總說身體不錯,但每每放下電話,又總是擔心與自責,陪伴真是太少。
母親節,最幸福的事情是你還可以打個電話,聽聽母親的聲音!如果能再吃上母親燒的飯菜,又是何等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