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第49講 [反思 ] 連接想法與行動的三個問句
本講要點:
1.回顧計劃部分:? (1)電腦是CPU,不是硬盤,不能用大腦來管理; 大腦是用來思考,不是記憶的,記憶是它的低級功能。(2) 時間管理的本質(zhì)是對事件的分類;? (3)做到清空大腦; (4)收集下來的,只是雜事。
2.雜事是不能被管理的,行動才能被管理。
3.雜事轉(zhuǎn)換為行動,有三個問題連接:
我要不要做 ?——我要的結(jié)果是 什么?——我 下一步的行動是什么?
4.句式結(jié)構(gòu):? 我+動詞+關鍵詞。
附錄原文:
今天這一講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很重要,如果大家能夠?qū)W會這一個方法,在未來的日子里,你的想法就能順利地轉(zhuǎn)化為行動,你的人生就能不斷地出成果。
在我們喜馬拉雅系列音頻節(jié)目的第一階段,首先講了”計劃的模塊“。
我們談到了:不能用大腦來管理事件。
時間管理的本質(zhì)是對事件的分類:
首先要對事件進行收集,要清空大腦,因為大腦是CPU不是硬盤;
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
記憶是一種低級的大腦活動,不能讓它占據(jù)太多大腦的資源。
大腦是記不住事的,事情沒完成,大腦一定會焦慮,所以我們要學會把大腦中的事件收集下來。
收集下來放到我們手機的軟件里,或者紙箱里的事務只能叫做”雜事“,雜事是不能被管理的,例如你的擔心、關注、想法......這些東西我們都不能用來行動。
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重要的理念:雜事不可以被管理,能夠管理的只有行動!
雜事與行動之間,我們要透過3個問題來連接,請你把它記下來:
第一,要不要做?
第二,我要的結(jié)果是什么?
第三,我下一步的行動是什么?
要不要做,是你對一件事情的選擇與思考,可能你需要做這件事,可能你并不需要做這件事;
而當你需要做一件事的時候,你要學會關注結(jié)果!行動不是目的,取得結(jié)果才是關鍵。
所以要問自己一句:”我要達到什么樣的結(jié)果?“就是讓自己定位在結(jié)果的視角里面。
這里有一個公式給到大家:
我+動詞+關鍵人+事情
這三句話其實是對一件事的反思:我要做什么?我要的結(jié)果是什么?我下一步行動應該是什么?
舉一個例子:
你的大腦里記錄著一件事:體檢!
你很忙,輕易沒時間去體檢,等你想起來并有時間去體檢時,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預約,于是也沒法順利進行體檢。
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建議大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腦子里突然想起的這件事或這個想法記下來!
當你關注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在你很忙的情況下,不需要記錄很多,就記兩個字:體檢!就可以了。
把”體檢“這件事從大腦里收集下來,放到你的腦外記錄系統(tǒng)里,這時你就可以安心地繼續(xù)做手里正在進行的工作了。
等到你有閑暇的時間清理自己的腦外記錄系統(tǒng)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收件箱里有非常多像“體檢”這樣的事。
這時你看到有體檢這一項,于是你就要問自己:要不要體檢?
如果你已經(jīng)很久沒有體驗過了,那你肯定是要去體檢的。
那么接著問自己第二句話:我要達到什么結(jié)果?嗯......我要拿到一份體檢報告;
我現(xiàn)在比較忙,但是為體檢這件事,我近期可以做什么呢?
下一步行動就可以是:打電話預約!
這時,你的腦外記錄系統(tǒng)就可以把從腦子里收集下來的雜事“體檢”,修改并豐滿為比較規(guī)范的下一步行動語【我+動詞+關鍵人+事情】,例如:我打電話給招商銀行預約去醫(yī)院體檢。
這時候,雜事”體檢“就變成了下一步行動”打電話預約體檢“,它就變成一個打電話的事情。
如果每件事,大家都可以這樣想清楚,那大家出結(jié)果的能力就會變得很強!
反思,有很多層面,我們今天這一講談到的是:對一件事的反思。
希望大家可以活學活用起來!
備注:
今天算是正式上班。上午還有教育局的人到校講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周校長講了學校基本的發(fā)展的理念。然后一起參觀學校所有的教學樓。
雖然一切都正在安裝之中,但是能看出來: 一切規(guī)格比較高,設施完備。這會是一所前途遠大的學校。開始是有些艱苦,但是后面應該是越發(fā)展越好。
十一點半結(jié)束,下午一點又開始。邵校長的關于教學方面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的解讀。比較詳細,而且是關注教師的個人成長。
感覺這里面會壓力也挺大的。沒有壓力哪有動力呀,總是在舒適區(qū)呆著也不行。和優(yōu)秀的領導、團隊一起會有一個新的發(fā)展。
這里是我夢想開始并實現(xiàn)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