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地看完了一代天才梵高的人生軌跡,興奮到凌晨未眠!
說天才,不過是后人對其畫作的由衷肯定;讀了他此起彼伏的一生,才明白這世間哪有百分百的天才啊,不過是放下俗間雜念,十分的忘我,萬般的修煉,才得來幾縷罕見的靈感。
即便如此,大師,永遠是少數。我自己亦和千千萬萬個懷揣夢想和目標不斷前進的人一樣,在人生的路上不停試錯、調整、堅持。讀罷《渴望生活》(梵高傳),我發現世界級大師與普通人有以下幾處不同:
(一)悲天憫人的情懷
說起情懷,很多人會覺得虛空;其實不然。
情懷這東西類似于信仰,植根于一個人的精神土壤,代表著一個人對生活、對他人、對世界的看法,更指導著自己的所有行為。
中國道家推崇做人做事如流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可謂精辟。如果你想走得又穩又遠,必得有流水般的善良、包容與綿延不絕。
一個人的善良與包容,也絕不停留在嘴上,梵高先生就是這樣一位真愛的傳播者。
博日納日陰森逼仄的礦井和朝不保夕的殘酷阻擋不了他內心迸發的善,作為一個代理傳教士,他心疼憐憫著那里的每一位男人、女人、小孩,并拿出自己的所有家當,替每一位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人送出精神慰藉。
當他布道施善之時,他便拋棄了所有的自我,將身和心全副交托給那里的人民;諷刺的是,善良和慈悲總會被披著華麗外衣的偽善者給排擠、否定、驅逐。肉體的苦痛和精神的無依,讓梵高意識到自己并不適合牧師這個行當,或者可以說,這世間所謂的宗教傳播,不過是用一場精神的控制來洗脫肉體凡胎的控制!
當所有人憎惡語言粗鄙、模樣難看、做著不恥職業的克莉絲汀時,他發現了她包容、善良、母性的一面,更為了照顧好她的身體而將他娶回家,那些不為普通價值觀所接受的怪異和神經,在梵高這里都是正常不過的了。
畢竟,善良、同情和愛是沒有任何階級和界限的。幸運的是,真正善良的行動派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信仰之地!
(二)永不停歇地探索
這點在諸多成功人士身上司空見慣,但我以為探索這個詞,如果和“勇敢、堅持”連在一起來說,意義必定深刻得多。
我所敬佩的梵高先生是一位在人生追求上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并能夠堅持自我的人。
初戀的失敗,讓他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商業的路子;重回學校的生涯,讓他悟出自己的短板;博日納日的牧師經歷,讓他看清了人間的疾苦和宗教的偽善;唯有畫畫,對,拿起筆來對著畫板、對著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會說話的靜物、一片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他才找回那個激情的、充滿表達欲的自己。
一個出身良好的人,沒有圜于世俗的偏見和所有的冷眼,而是逃離舊有的模式,勇敢的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而真正的大師還有一樣特別的本領即在自己喜愛的領域進行永不停歇地探索!
從人物素描到水彩的嘗試、從自然的寫生到顏色的世界,梵高對于自己的繪畫事業有著最為樸素的努力和堅持。一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當他完全沉浸在繪畫的傾訴與樂趣中時,能否獲得大師的賞、能否賣個好價錢、能否功成名就,甚至于自己的身體疼痛、精神崩潰都成了空氣!
熱烈的太陽、絢爛的色彩、泥土的芬芳、貧苦的勞動者……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賦予他的最好的禮物,而將他們躍于畫紙上,就是梵高對于大自然和生活最美好的回饋。
不管是繪畫還是寫作,一切有關美好的改變與創造都離不開堅持探索的藝術。找到真正的熱愛,算是成功的起點,撕開一切物化的包袱,將無限的熱愛扎根于現實的土壤,千般探索、萬般修煉,才是接近成功最靠譜的方式。
有的人寫作是為了賺錢、成名,或是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還有的人是為了給這個時代和社會回饋點什么……不同的動機就會有不同的境界,不同程度的努力和堅持必會收獲不同程度的成長,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有什么樣的世界!
(三)天才的朋友圈
有人說大師是極其孤獨的,他們常常不為人所懂、不為人所支持;相反,他們在成為而大師之前多是遭受著世間的冷眼、饑寒交迫、窮途末路,你能想象到的苦難,他們或許都飽嘗過。
梵高的早年,尋覓不到興趣所在而輾轉迂回各處,被看作是奇怪丑陋的無用之人;因不善表達又過于激情狂躁而在女人的世界中屢屢碰壁;因與主流價值觀及審美觀的強烈反差,而招致各路商人大師的詬病、輕蔑;亦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理論齟齬,險些墮入繪畫的歧途。
還好,善良的靈魂總是相似的!有人相信他最終一定能表現出他內心的一切、有人使他愛上人世間竟遭蔑視的人們、有人能容忍他極其難看的衣服和粗野的舉止、有人即便不認同也盡可能地疼愛他、有人愿意給予不多的指點、有人和他同樣飽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而對追求藝術孜孜不倦、有人在他最需要仁慈的時候給予了仁慈、還有他那同生共死、一直資助他生存作畫的弟弟,讓梵高先生相信世界并非冰冷無情。
一個人立足世間,便不可擺脫各種圈子、關系。有人的地方,便有了江湖,這個江湖很多時候險惡難逃,想要生存下去,想要做出點成績來,不得不依賴于人際關系。
而我以為一個大師級人物的圈子網,必須是精簡的!所有能稱之為家人、老師、朋友的人,最為基本的點便是善良和尊重;然后才有支持和幫助;更多的可能是靈魂的共振。如文森特·梵高的親弟弟——提奧·梵高,沒有他的支持和資助,理解與包容,便沒有如今這些享譽世界的偉大作品!
所以,人和人之間很微妙,有某種微妙的緣分,你喜歡我,我也喜歡你;你幫助我,我也將這份感激存于心,用不同的方式報答你。對于一個想成功的人來說,要做的是懷揣赤誠的友善之心,去擁抱同樣的善良、接納一個頻率的共振,你所擁有的幫助和鼓舞,便成了順境時的一縷陽光、困苦時的一泓清泉,滋養著你的身體、心胸、理想、責任、斗志,最后變成最好的自己和更好的他人!
最后,附上一篇關于梵高作品最真誠的贊賞:
感謝閱讀!
歡迎評論,喜歡請點贊!